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写景 >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大家都写过作文。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一

没有人愿意提即的一首歌,潦倒地唱道,“小松树快长大”。是的,松树常青,可它在老化我们也在没有察觉中长大,长大中,多了一种美丽,叫做距离。

儿时,我们用肆意的笑声,装点着欢喜现在,我们用快乐,覆盖了心底。沉默时,发现最中心的那个位置,叫做墓地,追踪墓地的源处,发现长满苔藓的石碑:父母早已为你备好了最初的马匹。我们的未来没有了纯洁,只能涂上父母认为最灿烂的一笔油漆,成了挥霍的世界,还没有计算出失去了哪些。终于懂得为什么哲人告戒自己,最残酷的,是事实。我们早已习惯,把痛苦过滤为笑意,剩下的残渣,叫做记忆。

记忆里,少了份无知,多了层感动。

阴霾的天空,我们从没有关心它和晴朗有什么不同。厄运踩着微笑说还会回来的时候,我们听从,我们等候,甚至守侯。天使也看不透,我们的血液,在灰色空间里渗透。

我不喜欢下雨,虽然我喜欢雨露。

你喜欢看蝴蝶的翅膀被风折落,即便你不愿想象那只蝴蝶就是自己。

她痴痴地期待幸福,即使她不希望得到幸福。

没有人知道,“我们”,是我、你、和她。

我说我听见,我眼里的.孩子恭敬地说着“站住,棒棒糖还我”。

你说你书多,输得也多。

她说我们都在紧拉着遥远的梦。

我们试着让心声挣扎,让心声澎湃,可最后,还是无奈。

我们试着用真诚和童年去征服,可最后,还是失败。

我们在无趣中颤抖,终于欣奇地找到了假面的骄傲――成功地把朋友当成对手,可最后,对于各方,都是伤害。

我们在成长,不是为了梦想,是为了父母以我们为傲的渴望。当我们坚定父母之爱的那一秒,他们正慈爱地说你们现在还不能微笑。于是,整个世界都乱了套。成长在光阴的隧道外告诉我孝道,我点头,我只好苦笑着说我会做到。

我在黑暗的街道里奔跑,一路上跌跌撞撞。我没有信仰,只有父母替我选择的方向。

纸船沉落的时候,没有人告诉它是因为微浪的推移金鱼被灌到鱼缸的时候,没有人告诉它那是因为人类好面子的需要。

我唯一坚实的倚靠,是匿迹的欢呼,我被成长的磨砺,砍伐得只剩下暂时的毅力,花园里的杂草丛说我只配被嘲笑,我拄着曾经我们的拥有,倒退着前进。对于以前,我们只能说曾经拥有。忽然记起,你说过,曾经拥有,只是不知足的长久。

我在迷宫里,感觉到了她和你,你们却说,其实,我们对火热,执着得太多。

我停留,也终于清楚,人的本能,是走进通往明天的古城。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二

迷失于某片树林,以一种怅然的基调。

我们在毫无征兆下那样难以言语地走进林子,然后分离。带着一生的经历,那样瑰丽,又那样决绝和心痛。无奈的心情下,演绎一幕曲折而没有结局的戏。

有一些不完整的记忆和思念被装进了不完整的容器里。

爱恨分离,不可逆转地呈现于某片树林。那种循序渐进的回忆方式已经让思念模糊不清。只是记住了那陈旧了的年华和不能摆脱的沉重。

有一个自我放逐的渡边。总是展开干枯的枝干想展示生命的悲哀和无奈。

都是些被命运摆弄了却故自忘返的人,怀揣着赤裸裸的欲望,遥望着被不断变迁。

沉沦与赎救像绕藤般折磨着这里。别唏嘘,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人喜欢孤独,我们经历一场变革时丝毫不觉浪漫。不因为我们开始,就在意于结果。

直子听到《挪威的森林》时,觉得自己就在这森林深处,雪云阴沉沉地低垂看,被白雪覆盖的大地和天空之间,只露出些许空间。

一个极度抑郁的女子,象征着所有的彷徨。迷失了方向于她心中的那些许空间。

看到云开了,以为上帝笑了。而事情在瞬间又变得不是原来那样。欲望被挤进了跌落的重物下,压得面目全非。

上帝不过一时欢娱,自我陶醉,却不因为你。

成长是一个证明过程。漠视自己的悲哀,让我们变得敏感。

村上说同情自己是卑劣的人做的事。听上去那么尖刻,没有一点余地。可毕竟不是在空中飘的岁月了,一旦开始怜悯自己,就承认败了。

我们不能代替别人的位置,多数情况下,形成某段悲剧。

“她想靠的不是我的肩膀,而是某个人的。”

直子如此,渡边亦如此。

我们遇到了黑暗,前面有光明在等待,在摸索中前进,为的是走出自己的世界。

渡边有一场不堪回首的爱情悲剧,那样静谧而忧伤。青春的脚步就此停止,在事过境迁以后。

生与死总是同时出现,交替着不能预知的接近绝望的灰暗。

直子走了,朝着木月离开的方向。他们始终还是在一起。

可是渡边活着,有一个漂泊的影子。每天都极不情愿地处在伤害与被伤害间。

他不容易得到幸福。

还有一个绿子。有着怪异的性格,让人心疼的女子。树林里,她急切地询问:“你现在在哪里?”

而骨子里就有漂泊感的人,又该怎样去拯救?胸口刻满密密麻麻的暗伤。

在这个森林里等待春天,为之尖叫,撕声力竭。

没有平白无故的快乐。挥霍了太多,疼痛就显得漫长,裂痕不易愈合。

渡边是个不断被刺痛的伤口。他不豁达,就自然产生诸多阻碍。

原来我们流离失所于这片森林,却忘了你走的方向。

Ioncehadagirl,orshouldIsay,sheoncehadme.

Sheshowedmeherroom,isntitgood,Norwegianwood?

Sheaskedmetostayandshetoldmetositanywhere,

SoIlookedaroundandInoticedtherewasntachair.

Isatonarug,bidingmytime,drinkingherwine.

Wetalkeduntiltwoandthenshesaid"itstimeforbed".

Shetoldmesheworkedinthemorningandstartedtolaugh.

ItoldherIdidntandcrawledofftosleepinthebath.

AndwhenIawokeIwasalone,thisbirdhadflown.

SoIlitafire,isntitgood,Norwegianwood.

村上是个拥有空虚的作家,他让人感觉到无可救药的孤独,无法言喻的悲哀和怅惘。

或许真的像他说的,人生像饼干罐一样。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三

临高远眺,思潮如流,良辰美景,总看不够。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晴看日历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雾,春看雏燕吻桃红,夏看荷风剪莲舟,秋看风凉月如钩,冬看雪白洁如玉。认清自己的追求,走向自己的花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倚立桥上,望穿千年时光仿佛见到长冠、布衣、扶剑走来的三闾大夫——屈原。固不亲眼看到楚国的灭亡,心如死灰,又被放逐,冥冥中在这个先祖祭祀的日子里投汩罗江而逝。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心之所动望看桥下流水潺潺汩汩作响耳边似有人轻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眼前似乎出现了屈原为了国家社稷而奔波、操劳而楚国国君却听信谗言,不为社稷考虑,一心安逸享乐,放逐了屈原,也放弃了楚国的未来心中不禁为屈原轻叹……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也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认清自己的追求,是你水中的《离骚》,你正直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禁让我想到了另一位诗人——陶渊明。即使岁月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也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这是你的五斗诗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清晨的露珠顺着叶尖划向掌心,你会心的笑了。在那令人难堪的年代,你追求的是所谓的安逸,你只是扛着锄头,静静的站在东晋一角,却足以让所有达官贵人,做作文人黯然失色。

人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能推不垮、压不倒、意志坚定,享受到君子之乐!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他们无愧于天,无愧于人,自然顶天立地,成就其人生追求,享受了那君子之乐……”

他们是人,却不染俗尘;他们是仙,只惯看世间风月。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四

远方

有一个我向往的地方,我的脑海经常浮现她美丽的身影。终于,有一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

一踏上那片土地,我的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了。赤脚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柔软的沙子好像在给我做脚部按摩。沙滩上的贝壳正在懒洋洋地睡觉。螃蟹用大钳子把贝壳夹醒,“那么胖,该运动一下啦!”椰子树仰着歪脖子,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椰子掉下来,“咚”!掉在海水里,把在水下玩耍的小鱼给吓跑了。海浪那么汹涌,“哗、哗”,向前涌来,抹掉了我踩在沙滩上的一串串小脚印儿。海鸟自由地从海面掠过,似乎在和大海悄声细语。

海面的景色无比迷人,而海底却有另一番景象。水母悠闲地游动着,犹如撑着小花伞去旅行。五彩斑斓的海鱼缓缓地游动,突然,来了一只大龙虾,挥着大钳子,全身披甲,像将军一样威武。那海底的岩石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珊瑚,随着海水的波动左右摆动着,看得我眼花缭乱。许多小鱼把珊瑚当成了自已的家。

这就是我脑海中经常浮现的远方-----美丽的海南。“叮铃铃!”“叮铃铃!”哇!该起床了,原来我是在梦游。好美的梦呀,我爱我的梦,我爱远方,我爱海南!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五

我曾经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之路》

有一段时间,因为某些伤感的,不安的事情的困扰,每天躺在床上,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没有一家的灯光为我而闪耀,我竟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孤独。

自从半期那不堪入目的考试成绩下来以后,心里的那股劲泄了,每天想的不是新的开始,而是期待着枯燥无味的一天能够早日结束。我不知道,不明白,也不去想自己的梦想了,没有目标,整天浑浑噩噩,生活得没有灵魂,行尸走肉一般,只是我的心还跳着。

连续几天的失眠让我脾气暴躁,当我看到黎明时一缕阳光透过树隙,穿过薄薄的雾水散在我的窗台,我被这一切吸引了。我冲了出去,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没有压力,没有烦恼,没有家长愤怒的脸庞,没有老师同学刺耳的批评和嘲笑。

在那枫叶稀稀拉拉躺着的木长椅上,坐着一位面色慈祥的老人,他既不说话也不移动,只是笑着。他告诉我,他是一个盲人,我抱歉地鞠了个躬,为我无理的打扰。老人摇摇头,他的笑容是那种纯粹的,像小溪的澄澈,那么让人安心。

谈及老人的往事,老人说自己很早就成了盲人,刚开始因为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多次想要自杀都没能成功,反而父母整天提心吊胆,睡不着觉,然后自己早上独自出去,摔倒过很多次,要不是身体好,早就离开这个人世了。我很纳闷,明明看不见,最后又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路的。老人突然站了起来,让我跑上几步,我绕着周围的枫树转圈,老人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有点晕,还有凉爽的风。老人大笑着说,对就是风。当我跌倒的时候因为害怕我就跑,当我跑起来的时候发现耳畔有风,有了风就有了方向。我向老人道了声谢谢往回走,我跑了起来,风在我的耳畔呼啸而过,对,这就是方向。

当你迷茫的时候,迷失自我,怀疑自我,请不要等候,动起来,耳畔有风,那就是你要去的地方,那就是你苦苦寻找的方向。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六

站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我一下子没了方向。

……

夕阳西坠,在金色的晚霞里,有一个女孩独自地在路边走来走去,徘徊不定,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间或在原地转上几个圈。

分针往回拨半圈。

我伸了个懒腰,从成堆的作业本中爬了出来。为了不让妈妈一回家就对我唠叨,我的快点把桌上满堆的东西转移阵地。我抱着大件小件的杂物刚走了几步,不知怎么的,右手感到一阵冰凉,深蓝色的液体流过手背,滴落在地板上——墨水倒出来了!

“哎呦,这怎么了?”走过的奶奶正巧看见着这一幕,一下子惊呼出来,“手忙脚乱的,也不知道小心点……”

“知道了,又不是故意的,我会弄干净,吼什么吼。”我嘀咕着,走进厨房拿抹布。

拿了抹布出来,奶奶还在絮絮叨叨地念着,我不想听,自顾去擦地板。不想她又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双手拍在大腿上叫了起来,脸上的肌肉都扭挤在一起:“我的小姑奶奶呀,你拿来擦的是什么呀,怎么能用那么脏的抹布?真是越弄越糟糕……还不如不做……”奶奶的责问像一串串连珠炮,不断地向我发来。我原本是很高兴地想帮着收拾一下屋子,但出了点意外,可那是我不小心的,奶奶怎么能把我说得一无是处。我心里憋着的怒火,终于忍不住了:“好了,好了,我什么都不行,全你干好了!”说着赌气似的把抹布丢给奶奶,找个借口出去买报纸。

想到这些,女孩变得很激动,越想越愤愤不平,越走越快,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到了路尽头的转弯角。“嘟!嘟——”一辆公交车到站停下,车门打开后下来一大批下班回家的上班族,看他们疲惫的脸上满满洋溢着回家的喜悦。

我不由回想起以前,每次背着沉沉的书包回到家时,奶奶总是出来迎接,递给我早就削好的苹果。这种感觉是多么幸福啊!虽然奶奶常常唠叨,但她还是很爱护我的。爸妈责备我时,她总站在我这一边为我说话。

回想十分钟前,我不想听奶奶的责备,赌气地借口出来买报纸。想想现在奶奶会在干什么呢?是在帮我收拾残局?还是在准备晚饭?

女孩回忆着这些,低着头原地里踩起了碎步。暮色愈加浓重,路上行人渐渐少了,变得有些冷清。“叽叽、叽叽”几只麻雀在树梢上叫着,像是在呼唤外出的亲人。

向左?向右?差不多时候了,连鸟儿都记着回家,我也该回去了。我对着远处的夕阳,向着它挥挥手,然后向右转,一直走——朝家的方向。

你可以看到有一个女孩背对着夕阳,披着满身的金色,踩着拉长的斜影,一路走……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七

原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赏析:

这首诗因为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宋黄昇《玉林清话》对三、四句很赞赏,并指出苏泂《金陵》诗“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在宫墙自不同”与杜耒诗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说真正读出了诗外之味。

走向远方诗歌赏析【范文8篇】八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诗歌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