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写人 >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一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二

她很胆小,同学们叫她“胆小鬼”.而他很胆大,同学们叫他“鬼胆大”。当“胆小鬼”和“鬼胆大”在一起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一次,学校组织去“五美景园”春游,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大家刚看完“人蛇大战”,惊心动魄的表演让同学们的心“砰砰”直跳。可是,“鬼胆大”仿佛觉得还不够刺激,提议去“鬼屋”玩玩,看看到底那“吊死鬼”的舌头有多长。

“鬼胆大”话音未落,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便大声地抗议,还联合起来围成一个圈,把“鬼胆大”围在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去“鬼屋”的坏处,尤其是“胆小鬼”,她的嗓门最大。要知道,“胆小鬼”平时连一个人在家都不敢,哪还敢去“鬼屋”呀!再说,“胆小鬼”有“鲜血过敏症”,平时连打针也不敢。到时候,看见鬼身上滴下的鲜血,不晕过去在怪呢!

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说着,“鬼胆大”眼珠子一转,突然喊了一声:“有飞碟!”大家赶忙抬头看。可是,蓝莹莹的天空上除了几只小鸟,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当大家缓过神来的时候,“鬼胆大”早以推开我们的手,冲向带队的项老师了。“完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唉!”

果然,项老师朝我们招招手,指了指身边的“鬼屋”。“鬼胆大”诡秘地朝我们笑了笑,冲进了“鬼屋”。其他的同学都找借口不进“鬼屋”,坐在对面的草地上,紧张地朝“鬼屋”里张望。过了一会儿,“鬼屋”里传来一声尖叫“啊!”“胆小鬼”听了,大笑起来:“‘鬼胆大’,你也有这一天啊!”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身披白衣的,扮演“吊死鬼”的叔叔走出来,后面神气活现地跟着“鬼胆大”。“嘿!我捉到鬼了!谁要来看看!”“啊!”身后又传来一声尖叫。原来“鬼胆大”的另一只手上抓着一只大泥鳅。“胆小鬼”被吓得不知跑哪儿去了。“哈哈!”大家哈哈大笑。

“鬼胆大”回到学校,对我们说:“以后我转学,转学理由就是------班上有个“胆小鬼”!”“你敢说我,我打死你……别以为我胆子小就不敢揍你!”“胆小鬼”大声喊道。哎哟!这个“胆小鬼”,在外面胆子这么小,回到教室里,这胆子比“鬼胆大”还要大10倍呢!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三

今天,我们不知不觉的来到第三站。

老师神神秘秘拿来一袋奇怪的东西,要大家讲关于这个东西的故事,老师从黑色的袋子拿出一片叶子,大家讲故事讲得太好听了。

接下来进入游戏环节了,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叶子大变身!老师说:“四个人或三个人一组。”我和李昂锐连忙听周梓扬、方昶,老师拿来一袋神秘的东西和垫子,李昂锐就是好奇,总是去摸那袋神秘的东西,老师衷情算把黑色袋子和垫子,李昂锐打开袋子,里面原来有──叶子、透明胶、剪刀和彩色皱纹纸,我贴纸和树叶,李昂剪纸、方昶和周梓杨掰透明胶,游戏开始,李昂锐剪下了太阳和小河、云,我迅速的贴太阳、小河和云,李昂锐说“总觉得河里少点什么?哦!是小鱼,”“有了,用树叶做小鱼吧!”我说。我们用大点的树叶做树,红色做叶子和落叶,绿色的叶子做叶子,过了好久,我们的美丽的作品完成了,有小河、小鱼、树、太阳、云和落叶。

我们的作品很漂亮吧!今天真有趣!(李想)评:写得也挺有趣,观察仔细。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四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五

怎么才能学习雷锋精神

2012,是雷锋同志牺牲五十周年。在三月五日这个特别日子,我们不禁思考在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呢?

有人认为学雷锋活动应该放弃,只有如此才能重构道德体系,这显然是不恰当的。给出这一结论的人认为时代变了,原来提倡学雷锋的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历史条件已改变,且在宣传和学习雷锋活动中,添加了一些水分,过度拔高雷锋精神,从而显得虚假,这不仅对诚信无益,甚至还很有害处。其实,时代变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也不断变化丰富,其服务人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利人事情,这种精神是永不过时的。

有人认为学习雷锋就是搞活动,“三月来,四月走”,流于形式。固然在当下一些地方,学习雷锋确实是流于形式,而正是这种形式,一方面确实是为一部分群众做了有好处的事情,另一方面这是没有真正理解雷锋精神,或者是把学习雷锋精神当作行政命令来执行,这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真正懂得了雷锋精神,才能真正学习雷锋精神的内核实质。雷锋精神是站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高度上,以善良和单纯的道德底色来亲近周围的人,这些人不仅有熟人,更有陌生人。雷锋精神不是刻意地逼迫自己做表演样式的慈善,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就适时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在别人受到帮助的同时,享受到助人的乐趣和成就感,彰显自己的价值。

有人说现在做好事反被人诬陷,不宜学雷锋。媒体总是以过度渲染的视角来宣传行善被诬陷的个别事件,而我们也总有“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的心理习惯,对于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的好事我们视而不见,对于我们身边的普通好人我们熟视无睹。出现了行善被诬的事件,正好说明了学习雷锋不是在真空里开展,而是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事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当下社会道德的沦丧正好需要高尚的道德来占领伦理高低,而也不断提醒善良的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也要保护好自己。做一个坏人可能简单,但是做一个好人需要面对来自外在的一个个事情的考验,需要经历过一个个磨难的洗礼,因此做好人很难。深圳等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来保护好人,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头。

学雷锋契合当下慈善事业,形式和名称虽异,但实质一样:都是有余力的人做一些事情温暖周围的需要帮助的人,让社会更温暖,让生活更美好。真正的慈善是平等的相互支援、相互慰藉,而这正是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今天,我们已经不需要过分地拔高雷锋了,真正的雷锋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迷茫彷徨,他就如同邻家朴实善良的大哥一样。我们学习雷锋,不是把雷锋举得高高膜拜,而是让雷锋生活在身边,时刻感受、传染人性之温暖。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

鸟儿羽毛丰满,便欲展翅高飞,不再依靠大鸟;果实已经成熟,便欲离开枝头,不再依靠大树;而我,无论身在何方,长大与否,最想依靠的,始终是您,我亲爱的母亲。

您常说我长大了,要自立自强,万不可做“啃老族”、“月光族”,一辈子依靠爸妈。每每听到这些,我总是不屑地昂起头,撇撇嘴,骄傲地说:“我才不靠你们呢!”而心里却总是一阵阵不舒服,是心口不一的感觉。

您可知道,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不是金钱与物质,是您的目光,您的举止,您的话语。

小时候,您踩着脚踏车带我上幼儿园,您爱教我背唐诗,《静夜思》便是那时学会的。犹记得您将我抱下车,听完我背诗,温柔满足的目光便落在我的身上,如网般将我围裹,无知的我尚不明白目光里透着赞赏与鼓励,只觉得像得到了最爱的糖果,会高兴激动一整天,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上小学,您拿起筷子第一次打了我。从小到大,只此一回,我记忆犹新:“出去打两瓶开水,妈妈给你泡茶喝!”为了奶茶我飞一般打来开水,谁知妈妈却泡了杯难喝的绿茶,我一肚子委屈、愤怒,全都迁怒于刚打来的水,“哗啦啦”一下泻进了下水道,您紧握着一根筷子,拉着我的手,一下一下打在我的身上,泛起条条红痕。“叫你脾气臭,叫你任性,就是要教训你!”一顿痛打,一场痛哭,终于收敛了我的戾气。

上初中,竞选班干部,自幼做惯了班长的我没选上,心中有丝丝失落,再加上一些话语的催化,好强的我军训第二天回家便泪流满面,了解我的您猜到其中原因,生气地对我说:“不当就不当,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的就拿成绩去争回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班长需要过硬的成绩,不服输的我在连考三次第一之后,终于凭实力赢得了职位。

我怕是离不开您了,母亲。您的目光赐与我勇气、动力;您的动作教会我乖巧,收敛;您的话语带给我警醒、方向。

无论飞鸟何去何从,无论果实是否落地,蓝天白云下,人生道路中,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母亲。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六

一天小狗问狐小妹:“怎样比3287和956的大小呢?”

狐小妹回答:“3287是四位数,956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是3287>956。”

小狗又问:“4563和2792哪个大,哪个小呢?”

狐小妹耐心地讲给小狗听:“4563的最高位上的‘4’,表示‘四个千’,2792最高的‘2’,表示‘两个千’, ‘四个千’比‘两个千’大,所以4563>2792。”

小狗说:“我知道了,比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于数位少的数;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地往后比,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最大。”

狐小妹说:“你说得真好,比我说的还要好100倍,你快点教教我吧!”

小狗开心地笑了。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七

“夜风呼啸,皓月荡照,潇潇月色独奔放,龙头紧锁,把酒仍惆怅……”,总有人会在夜晚,仰望星空,思考……成功怎样。

当华丽的声音在空中绽放,当美好的故事在口中传送,当俊俏的容貌在荧屏上来往。思考在成功中打转。生活中必然有成有败。只是没有动力,总在颓废中度过……“风凄紧,屏花荡,醉曲还似梦中放;兰花残,魂犹尚,清词还如幻中唱;思雾影,恋迷离,只是鳞伤依旧,念华芳……”

我总认为,自己可以,可以笑看人生,可以避讳他人,可以与众不同。但是我错了,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坚强。总在一次次承诺后失守,在一次次计划中变化。“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空虚与伤感,寂清与忧愁总缠绵于心。像初露幼翼上满是疤伤,似乎有恐惧,又害怕,难以展翅高飞。更不会去思考,成功怎样?

.“悲伤才是真正的魔鬼,越强大的,藏得越深”江南曾说。我想我应该真正的思考成功怎样,思考为何别人可以,我为何不行?秀丽的风光只让有能力的人饱眼福,难道不是?迄今为止有多少人能一饱珠穆朗玛峰顶的壮阔与秀丽?

成功怎样,我不明白,所以我要让自己成功,去明白成功怎样!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八

动物园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工人文化宫玩。我妈妈和一位约好一起去打乒乓球,而我和同事的儿子就一起去在文化宫里面的动物园里玩。

    在动物园门口,我俩见到门票每人3元,觉得十分便宜,于是买了两张门票。

    进到里面,我们立刻就被洁白无暇的天鹅吸引过去了。它们在“湖里”成双成对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我们继续往前走着,来到了绵羊、山羊区。一只可爱的小羊“咩”得叫了一声,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我摘了一个树果给它吃,它立刻安静了下来,同事的儿子也摘了一个树果喂给一只老山羊吃,调皮的他顺手抓了一把山羊的胡子。

    离羊舍不远的地方,躺着两只肥大的箭猪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番薯呢!我俩拿石头砸它,它全身的刺都张开来了箭猪的隔壁游两只大海龟在呼呼大睡,同事的儿子说它们缩在角落里冬眠哩。“快看”,在前面同事的儿子大叫着。我顺着他手指着的地方望去,只见两个小家伙在可怜巴巴的望着游客,可能是晚餐的时间到了,可工作人员还是没有送来晚餐吧。噢,对了。忘了告诉你,那两只黄黄的小家伙叫做海狸。

    不远处有一只“沙漠之王”和“奔跑大王”,那只骆驼大约有一吨重,它是双驼峰,游客看了真想爬上去骑骑。儿鸵鸟就更高贵了,它来挥走着“猫”步,好像自己是“世界选美小姐”似的。

    “山中之王”和“森林之王”十分的“小气”,躲在老窝里不肯出来。工作人员三请两请,它们在伸了伸懒腰。同事的儿子说老虎是只“病猫”而狮子的眼睛不知怎么瞎了一只。我觉得他不应该嘲笑动物。

    那里面动物最好玩的要数猴子了。可能是因为跟我们同祖先的关系吧,它们十分友好的跟我握了握手(不骗你的哦^0^),我把喝剩的牛奶给了一只小猴子,它学着我的样子把剩下的牛奶吸光,可它还以为有牛奶,就把盒子撕开,把边沿的牛奶给添干净,还真是一个小馋猫呢。另外一只猴子还给应该绝活,就是把自己红通通的屁股给翘起来,倒立着走。

    随后,我还看了兔屋、孔雀巢等动物。总之,我觉得这些动物都十分可爱,我也非常喜欢这些动物们。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九

  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也说是说,想了解一个人的“特点”,就要留心观察他在做事的过程中的音容笑貌、举止动作,找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也就抓住了他的“特点”。下面从四个方面讲,人物的“特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以及怎么通过描写人物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⒈人物外貌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特征的描写。包括对一个人的服装、打扮、相貌、神情、身材、体态等方面的描写。因为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常常从外貌中表露出来。恰如其分地进行外貌描写,有助于突出人的精神面貌,人物的形象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穆老师的眼睛》一文中有这样几处外貌描写:

  例一:“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例二:当我上课发言胆怯时,“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说是声音再响亮点。’”

  例三:一次穆老师和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他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呢?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促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例一是对穆老师眼睛的静态的描写,“睁得大大的”、“笑得弯弯的”、“投来鼓励的目光等。给人以亲切和蔼慈祥之感,这无疑对突出文章中心起了很大作用。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最能表露内心世界。

  《十六年前的回忆》,描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

  例四:“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色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篷篷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例五:“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从相貌描写看,说明李大钊已经受了敌人残酷的折磨。从神情描写说明他对敌人的暴行已在意料之中,更说明“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些描写,充分显示了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

  《少年闰土》,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文中的外貌描写起了很好的作用。

  例六:写闰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紫色的圆脸”──沿海,风吹日晒,很健康;“头戴小毡帽”──显示出当时绍兴一带农村孩子的特点;“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既写出了绍兴一带农村的风俗习惯,也写出了父母对闰王的疼爱。

  作者仅仅抓住间土的脸色、脸型、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就勾画出了一个南方海边农家孩子的可爱形象。

  例七:文章开头是这样描写闰土动态中的外貌──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颈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作者用“蓝色”、“金黄”、“碧绿”几种颜色描绘“天空”、“圆月”、“西瓜”,映衬出闰土手执钢叉刺猹的英武形象。

  一段静态外貌描写,一段动态描写,使闰土健康、勇敢、朴实、天真、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更加突出。

  从以上例子看,恰当的人物外貌描写,对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不等于写人的文章一定要有外貌描写,比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记叙王玲虽智力较差,体弱多病,但她专心听讲、勤备好问,终于获得“三好生”的荣雀称号。文中有这样一段外貌描定──

  王玲,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高高的鼻梁,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两只羊角辫,上身穿一件花格布衣服,下身是一条劳动布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时髦的运动鞋。

  这段描写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与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与人物思想品质、与故事情节发展没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外貌描写,应当从简删去。不能理解为凡写人均有外貌描写,更不能认为外貌描写越细越好。

  ⒉人物的行动描写

  人的“特点”表现在他的行动中,因此人们平时常说:看人要看实际行动。描写人物时,道理也一样,人物的思想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体现。

  “人物的行动”指什么呢?它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因此,行动描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具有特点的动作,恰当地运用动词,从而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的形象具有活力。

  例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爸爸和伯父救护黄包车夫,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了约,扎好绷带。

  这一连串细致的运作描写,浸透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的确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二:《饲养员赵大叔》,文中记叙“金皇后”耕麦茬地时,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这个情节时,描写赵大叔──

  刚剃了半个脑袋,一看暴雨来了,赶紧跑回屋里,从炕上揭起一条毯子,拔腿就往外跑。他一口气跑到地里,把毯子给“金皇后”搭在身上,拉了它回来。回到家里,他自己淋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了。

  这段话中,“跑”字用了三遍,足以说明为了抢救“金皇后”赵大叔心情之急、动作之快,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并忘记自己上了年纪,不顾剃了半个脑袋的可笑样了,“搭”和“揭”字,同样说明赵大叔心里只有“金皇后”。总之,这一连串动作描写,充分表现出赵大叔一心为集体,置个人的一切于不顾的高贵品质。

  例四:《罗盛教》一文,描写罗盛教救朝鲜少年崔莹的动人的事迹中,动词用得十分准确,其中──

  ①“猛地跳下去”──毫不迟疑

  ②三次“钻”进冰窟窿──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③“把孩子托上来了”──使出全身力气,用双手“托”,其结果使自己下陷,而他全然不考虑自己。

  ④“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说明他已经精疲力尽,奄奄一无力用手再托孩子,靠的是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惊人的意志,还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这一个“顶”字,内烁着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例五:《你们想错了》,描写敌人妄图从方志敏这位“红军领导人”身上“搜出大洋”时,有这样的描写──

  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摸到下身从衣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

  这“摸”一“捏”,活脱脱地写出敌人动作的认真,可谓“无孔不入”,揭示了他们那贪财的丑恶嘴脸和对“红军领导人”身无分文的不可思议的心态,从而反衬出方志敏的高大形象──革命不是为发财。 

怎样练胆子才能变大【精选10篇】一十零

春去秋来,夏走冬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家乡已经变去了旧时的模样,如今的车水马龙,喧嚣闹市,让我更加坚信,不能忘记家乡的旧容,更不能忘记外婆待的那个小村落。

如今,走进那条街道,还依稀能闻到熟悉的桂花香。闭上眼,慢慢感受着风的轻抚,花的清香,草的甜味。可是,当我心满意足的睁开眼,想触摸那棵带有印记的大树时,我顿住了,也沉默了……

我早已忘记这块地不再是外婆的居所了,可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现在,谁能想到?

如今修建起高楼大厦的地方,曾经是一栋矮小的木屋;如今挂起的节节彩灯,曾经是许多人家挂晒衣物的架子;如今填起的个个坑洞,拔起的棵棵花草,曾经是我最好的玩伴,是外婆休息的家园。

望着旧时的小村庄,如今变成“富人家”的地盘时,我就心痛,难以容忍。如若不是那些大户看上这个地方,强烈要求外婆拆房,外婆怎么会这么早走?怎么会这么早就失去笑容?如果外婆看到如今这个地方,她该是欣喜?还是痛心?我只知道,我不能忘记这个曾经带给我无数欢乐的地方!

怎能忘记,忘记这残酷的现实;怎能忘记,忘记外婆临终前撑起的一丝笑容;怎能忘记,忘记那熟悉的回忆,一点一点被戾气所吞噬。

我怎能忘记那最初的天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