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3000字 >

读目送有感500字【精选3篇】

小编: 孤街浪人

读目送有感500字【精选3篇】一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作者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构成《目送》华章的部分,也就是写自己父母的那些——"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所包含的篇章,父母,是长辈,但是大家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过了一定年龄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辈。文中无论是《雨儿》中所叙述的每天跟妈妈通一次电话、给妈妈耐心解释自己就是她的女儿、去看望妈妈陪她睡陪她聊天,带妈妈泡温泉、给妈妈拍照,还是《明白》里面记录的那张红色的的"银行证明",墙壁上的大字报,还是《散步》里帮妈妈穿上最暖和的衣服、牵着妈妈的手进行的那场凌晨的散步等等,这一切,都是作者奉送给自己父母的浓浓的慈和孝。另一方面,作者通过《目送》中孩子上小学那天,看着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的背影,通过《母亲节》里儿子送给母亲的节日礼物——一段母亲对儿子一番冗长却极尽重复的关心的对话等,无一不体现着母亲对儿女那份倾其所有的关切之爱。文章抒发的是一种不舍,却又不得不舍的心情。作者身为人子,身为人母,经历了大半辈子,回首往事,内心泛起点点涟漪。

  《目送》表达了对于生命,面对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远去,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且行且珍惜而已。读的过程总有想流泪,想立马拿起电话跟也已逐年老去的父母多说一些话的冲动,心中被不舍和无奈充斥着,更多还是愧从中来。我还未生儿育女,但父母却是一天天在衰老,他们虽尚没有作者笔下母亲的老年痴呆症状,却疾病缠身,身体每年况下,而我也没有作者笔下为年迈父母奉送的点点滴滴的慈与孝。甚至曾几何时,也如《母亲节》中的儿子一般,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对于过多关切的眼神和询问的话语总以不耐烦的神情挡回,超过5分钟的电话问候,就赶紧搬出"工作""事多"等让他们无法对抗的理由来止住关爱。读完目送,从未去设想过亲情正在远去,熟悉的家若没了最亲的人是何感受,不懂珍惜、不知细细奉送和回报父母关爱的我,满心悔疚!《论语》有云,于父母的孝是唯其疾之忧;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对于父母的孝顺不能只是养,要尊敬,要关心其疾病,病痛;而自身还要无危,无病,即子女不让父母担忧,让自己无病痛也是一种孝。如果说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泪珠,那回望就是替他们拭去泪痕的双手;如果说目送是父母心底无声的呜咽,那回望便是使他们释怀的安慰。回望永远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远是亲情的回报。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光阴短暂,趁离去的背影还未走得太远,时刻记得为人子女该尽的心力——父母养我长大,我陪他们变老。

读目送有感500字【精选3篇】二

  这个寒假,我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适合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

  《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整个寒假,我虽然只读了其中二十六篇,却已经深深感动。

  同名主打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由此,我想到自己。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或者妈妈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远赴甘肃黄羊川,参加南京电视台的那次拍摄活动时;当我迈入南外大门,参加人生第一次入学考试时,我也都能感到背后目送我的那两双热切的眼神……

  对于13岁的我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体会龙应台“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会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间我一定也都会经历。只是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有龙应台的那颗感动的心,那支感恩的笔。

读目送有感500字【精选3篇】三

  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总是书封——那是一种铺陈在亚麻布上晕不散化不开的绿,或深或浅。

  很喜欢书中的文章,淡淡的,毫不经意的一笔文字,就能掀起心中的一片涟漪。时间抹平了龙应台母亲最深的记忆:“妈妈,我是你的女儿,小晶。你看着我。”“我女儿不在这里,谢谢你。”昔日赖着母亲的儿子长大,懂得为妈妈做饭,心疼她:“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做给自己吃。”温暖人心。还有,还有她的父亲,她写到:“我慢慢的,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敞开心扉的龙应台,满纸温情。

  读罢此书,我有一种领悟,对亲情的领悟,当父母凝神注视你时,你当珍惜;当父母牵起你手,过马路时,你当珍惜;当父母因为你的过时而训斥你时,你当珍惜。因为,当懂得时,如龙应台记起父亲,为父亲写一篇《目送》时,父亲已经走了;因为当懂得时,如龙应台写起母亲,陪伴母亲时,母亲已不认识她了;就连龙应台那本依赖于她,亲密于她的儿子,也涌长大,让自己在母亲全部的视线里,徒留背影。她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踏踏实实的纸张,不多不少的篇幅,配以龙应台或刚毅或柔情的文字,一副映衬着书封的画卷展开,在我心中印刻下或深或浅的足迹。重新翻开这本书罢,再从新,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