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小学作文 >

元宵节的由来小学三年级【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元宵节的由来小学三年级【精选3篇】一

  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元宵,上海嘉定县一带相沿的习俗,除了挂灯结彩举行灯会外,家家户户还要在这天夜里吃“贺年羹”。“贺年羹”俗称“糊赋羹”。旧时,不论贫富,每年的正月十五半夜里每家每户到时总要烧上一大锅“贺年羹”,全家人撑开肚皮吃上一个饱。有的人家甚至要少上几锅,早晚食之。

  "贺念羹“的烧法是;在大米粥中杂拌“搭棵菜或者青菜、切面、小团子、外加红枣、白果(银杏)、菱肉、豆腐干、油条块、黄豆等物,也有掺入馄饨的,稍为讲究的还要添些火腿霄或腊肉霄其味更佳。一般是把春节所剩的各种菜脚或原料掺在其中,混烧一锅,所以这元霄之粥俗称“糊赋粥”。

  探其来历,据说始于明嘉靖年间。当年“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唐时生(字叔达,擅长著文)隐居于嘉定西城隅(yu)古典弄内。学生昆山顾鼎臣已是显贵,官居当朝宰相。某岁他回里省亲,于正月十五前来嘉定拜谒(ye)师门。唐时生是一个穷教师快到正月十五了饭橱里已没有已样完整的菜肴。傍晚时分正当师母为完饭的师发愁那,唐先生却说;“学生虽在京里做大官,但他还能想到来看看我这个穷老师,就说明看的起我,是不会计较吃什么东西的,你就看着做点吧。”于是,师母就到街上买了点切面搓了几十个小团子,切了点“搭棵菜”,又把年里吃剩的一些碗脚冷菜的,一并入锅烧煮。[美食中国]

  说来也怪,因为顾鼎臣地位显贵,在京里天天和鱼肉荤腥,山珍海味的打交道,看的油星就腻厌。当他吃到师母这一锅荤素什锦合并的羹,觉的风味别具,竟攒不绝口,边问师母;“此系何物?”师母答;“这叫贺年羹”。此事传开,各家竟相仿效。随着年代的延续,流传的范围也随之广泛。到现在,在上海市区里的一些本帮人仍有这种习俗。自那时起贺年羹也就成了这一带的一道名菜了。

  元宵的由来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

元宵节的由来小学三年级【精选3篇】二

ao ue 作文网欢迎你投稿

  元宵节的由来  
  今年 月 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里有吃元宵、舞狮子、观花灯等习俗。其中,吃元宵是一种独特的小吃,吃起来香甜甜香的,令人齿颊留香。那么,你们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吗,让我来讲给你听吧!  
  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是楚昭王回国途中乘船在长江时,看见江面上漂着几个浮物,颜色是白的还有一点儿黄,船工捞起来献给了楚昭王。昭王在吃的时候发现里面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鲜美。回国后,昭王命令人以山楂为瓤,仿制给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代相沿成习。  
  如今,北方人称其为元宵,在南方确称“汤圆。这些与“团圆“音近,取团圆之意,又逢十五月圆之夜,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用此来思念离别的新人。  

ao ue 作文网欢迎你投稿

元宵节的由来小学三年级【精选3篇】三

  在盐池县,民间有在元宵节期间举办“九曲灯会”的春节年俗。“九曲灯会”也称“转九曲”,又称“九曲黄河阵”。它最早起源于军事,后来又运用于道教仪式,再后来逐步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流行于我国黄河流域一带的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它可谓是黄河赋予人们的一种别开生面的娱乐形式。

  据民间传说,殷纣时期,三仙岛的三位娘娘,为了给兄长赵公明报仇,费尽心思,布下一座战阵,叫做“九曲黄河阵”。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闻知门徒被困,便下凡解救,破了黄河阵。后世道教徒为纪念教祖的丰功伟绩,精心设计了“九曲黄河阵”图,以灯盏相连象征黄河。后来,它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元宵节期间成群结队的人们都会“转九曲”,祈祷祝福。早年的“九曲灯阵”,是用高粱秆或竹竿、木棍栽成的四方形的阵,其上再放置泥巴做成的油灯,或者是各家奉献的用洋芋及白萝卜掏空注入清油、加上棉花捻子做成的“灯碗”。20xx年,为了给群众欢度春节助兴,盐池县政府曾出资兴建了一个占地3千多平方米的“九曲灯阵”,一次可容纳数千人游戏其间。

  由于九曲是道教阴阳太极图的变阵形式。为此,“九曲黄河阵”也被誉为“神仙之阵,智慧之城”。365根杆子,盏盏的红灯,弯弯曲曲的通道,象征着曲曲折折、斗转星移的一年岁月。九曲灯阵犹如迷宫,只要进入了迂回辗转的方阵之中,必须按照特定的路线前进,方可顺利出门,反之会误入歧途。20xx元宵节,盐池县的“转九曲”,由鼓乐队开道,长号、唢呐吹奏着高亢的曲调,引导着人们蜿蜒而行。夜幕降临,杆子上装饰的一个个红灯闪闪发亮,形成了一条灯火辉煌的星光通道,蜿蜒曲折,犹如弯弯曲曲的九曲黄河。大人小孩兴高采烈地转着“九曲”,祈愿四季平安、百病俱消、满年通顺,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