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想像 >

看完杨绛传的简约感悟【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看完杨绛传的简约感悟【精选3篇】一

  对于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我,一无所知。

  翻开这本《杨绛传》,我想要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灵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可书中的一个片段却让我颇为震撼。面对上海沦陷地公交车上的日军,杨绛一改从前的形象,铿锵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不卑不亢的气节,那日本军官或许是被震慑到了,嚷嚷了几声便下了车。也许对祖国的热爱,不会被个人性格所局限,杨绛的爱国热情就在那一瞬间爆发了。

  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杨绛激烈的反映,震动了她的同事,她抗议,她呐喊,正是当时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体现,铮铮傲骨、刚正不阿,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合壁,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碎的事的回忆录。可就在我越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离死别的回忆录。书的第二部分,女儿和丈夫先后离去。杨绛却将这一令人痛苦不已的过程同梦幻的手段表现出来。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用一个人撑起了我们仨。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这篇《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不再以“钱钟书夫人”为世人所知。

  她就是杨绛先生!

看完杨绛传的简约感悟【精选3篇】二

  《杨绛传》是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央北,原名张强,青年写作者。已出版作品《那一世我遇见了你:仓央嘉措得今生今世》《当爱已成往事:徐志摩诗传》《春风沉醉得夜晚:电影情爱大记录》《你得悲伤,我懂》。

  我从《杨绛传》最开始描写杨绛和钱钟书两人两情相悦的情节感受到愉悦,随着他们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及后来悲惨的遭遇,我不禁发出感叹,为他们的不公感到愤怒。

  因钱钟书笨手笨脚不会系鞋带到杨绛生病住院钱却能端上亲手熬炖的美味鸡汤而发出的愉悦笑声。

  最终我感情的崩溃是在文革中杨绛被剃了阴阳头而爆发,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终于在他们的女儿钱媛病倒离世时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钱钟书相继去世,留下孤独的杨绛……

  我一直不停地抽泣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一位如此卓越的坚强的伟大的文人,生活得却如一粒尘埃般朴素。顿时感觉在她面前的任何嬉笑和不严谨都是犯罪。

  决定重看《我们仨》,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信仰,除了信仰之外最好还能有些情怀。杨绛先生那一代知识分子,是有情怀的。

  虽然这个词现今已经被用滥了,但一个时代总会有一批人代表那个时代的风骨,这种风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看完杨绛传的简约感悟【精选3篇】三

  周末,朋友相聚,偶尔间谈起了读书,自己虽然平时还算是能隔二片三的看几页,但真正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却很少。也可能是被封面上的“生命的烤火者”六个大字所吸引的缘故,利用两周晚上陪女儿做作业的时间,读完了《杨绛传》,对杨绛先生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日值班,就两个片段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分享。

  《杨绛传》一书中,文学、家庭、写作、翻译串联起了杨绛先生苦难而幸福的一生,她却在文学里开阔了眼界,在家庭中收获了亲情。

  杨绛先生出生在无锡小镇,以她当时的家庭,只需要在家学习琴、棋、书、画是完全可以的。但在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贴上大字报后,杨绛就像是一只大鸟,竭尽全力地把丈夫和女儿保护起来,生怕他们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她的举动,震惊了同事,大家想不到看似柔弱的杨绛也会有外柔内刚的一面。这也正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的具体表现。杨绛先生常说:“忧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做到了和自己的祖国共沉浮,和自己的丈夫共度难关,展现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从杨绛先生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多的是缺少那股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特别是在我们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更要发挥我们的“喉舌”作用,为企业发展加油鼓劲。

  从《杨绛传》一书中可以看出,她的父母对其一生的影响极大,这也是杨绛一生最为庆幸的事。书中写到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可见,没有什么比杨绛对书更为重要的,更为不可或缺的。

  了解了杨绛先生的一生,特别是在100多岁以后仍坚持创作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有时候总是埋怨孩子不积极主动去学习,而是被电视、手机所牵制。其实,效仿是孩子的天性,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好好检点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身教远远胜于言传。

  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企业更是如此。我们作为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仍可以留下来工作的晋能人,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工作,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接受新的事物,尽可能去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