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议论文 >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

小编: 北巷以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一

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至今日,这句话仍为一句至理名言为世人传承。而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凭借一己之长,便高枕无忧,安于享乐,而却毫无忧患之心,无疑自取灭亡。

古有神童仲永,写字作诗信手拈来,一时人们争相求之,而其父却毫无忧患之心,以仲永之诗作换取银两,而“不使学”,其年长,才气渐减,“不能称前之所闻”,及其成人,“泯然众人矣”。可见,上天赐予仲永常人之不及的聪慧,而他和他的父亲却没有任何忧患意识,最终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反之,一代至圣孔仲尼,生来为常人,无任何优势,并且要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而他却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周游列国以求教,以“学无止境”勉励自我。他深知上天没有赐予他任何多于常人的优势,于是常常自勉,每日三省其身,“学而时习之”,学思并存之理长存于心。那一根根燃尽的蜡烛,那一个个漫漫长夜,那一页页翻过的书柬,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人:孔子。

然而,忧患之心不仅是对个人的告诫,更是治国之道。

清朝无疑是缺乏忧患意识的典型。清朝前期的“康、雍、乾”盛世,使之过于自满,自以为天朝上国,以为维持有先天优势,便可将“蛮夷”之国踩在脚底。但梦总是要醒的,西洋火炮的一声震响震碎了清政府的美梦。软弱无能将辽阔疆土拱手相让,闭关锁国将大好河山毁于一旦。

今日之中国,今日之青年,如不存忧患意识于心,又如何能长存,只怕又会步入清朝的后尘。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便深谙又换知道,虽然他在诗作方面已大有成就,成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他却没有就此止步,书法绘画方面钻研,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将竹画得栩栩如生,至于“胸有成竹”的地步。

王羲之亦是,即使书法已经炉火纯青,但他仍不断练习,将家中的一谭清水燃为墨色,最终达到“入木三分”之境地,他不懈的追求与勤奋练习使它成为千古书法大家,仅留下千古绝唱“兰亭序”,引无数风骚瞻仰求之,后人晚辈望尘莫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却显示,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现差错;而面对优势,我们往往自以为是,忘乎所以,最终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人生之路漫漫,吾辈应常存忧患之心,进而上下求索。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二

规则是这个世界保持和平稳定的重要界限。所以对于规则要保持敬畏之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敬畏规则议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敬畏规则,否则规则就将把你抛弃——题记

规则无处不在,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是规则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成以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他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他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这位同志见眼前的正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他便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生活中,我们赢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雷打不动,伟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父子俩很高兴。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这位父亲用行动向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敬畏规则是一种态度;敬畏规则是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他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他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这位同志见眼前的正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他便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生活中,我们赢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雷打不动,伟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父子俩很高兴。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这位父亲用行动向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敬畏规则是一种态度;敬畏规则是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社会舆论不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或是认为游客不遵守景区规章制度,违规下车,自作自受;或是批评管理部门漏洞百出,难辞其咎;抑或双方都有疏忽和责任……猛兽伤人事件并非第一次,再次暴露出了怎样的问题?该如何防止悲剧再次上演?我认为制度与规矩,不可亵玩。纵观大部分野生动物伤人事件,都是游客不遵守园区规定,擅自行动造成的。老虎吃人,世人皆知,为何会出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状况呢?“任性”而为,充分暴露了公民素质问题。签订协议书,警示和广播,但在有些人眼中视同儿戏,不以为然。无视和蔑视规则,终酿恶果。平心而论,无论制定规则还是提供保护预防措施,动物园方面已经做得相对完善。对比之下,那位大摇大摆下车的女游客,则毫无疑问触犯规则。

即使原意为此自负其责,那母亲的生命谁来负责?不守规则的代价,残忍又惨痛,藐视规则猛于虎。现实是悲剧事件不仅仅是意外,从某种程度讲,更是对不守规矩之人的警告。随意横跨护栏,红灯前飞速通过的电动车,随意变道、动辄逆行的汽车……对规则的无视早已内化为一种坏习惯,一次次的侥幸让他们忘记了潜在危机。甚至抱着我是女性我怕谁的心理,但坏习惯展现在老虎面前,老虎比你还任性,吃肉是它的天性。以其母虎口丧命为代价,虽过于残忍,却反向昭示了规则的价值和意义,这是重冲动的惩罚。可是,当游客用生命、健康为其付出代价的同时,野生动物园可免责吗?我看不可以。

从事件本身讲,动物园允许私家车进入猛兽区,园区的一些列做法似乎到位了,实则却成了园方单方规避了自己安全责任的借口。但绝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即便园方作了保护,可能会误导工作人员,认为出现意外与园区没关系,从而疏于管理。作为管理方,动物园应对潜在的危险应充分考量并严防死守,因为伤不起,人命关天。除了履行各种义务外,还须做好设置防护隔离,保持安全距离等其它义务,单靠救险车也是杯水车薪。我不禁要问,允许私家车游园有无专业人员陪护?能否借鉴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做法,专门的车辆,专门的保护,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岂能一纸协议了事?频发猛兽伤人事故给人们敲响警钟,也折射出游客规则意识淡薄,行业规范与安全保障的欠缺等问题。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完善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正视责任,敬畏规则,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三

怎样一个可爱的清晨?竟孕育出如此景致!

碧绿的青草地留下了雨姑娘的馈赠,草尖上都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珠子”,碧叶轻摇,珠子便轻微颤动.把映照的阳光幻化成赤、橙、黄、绿、青、蓝、紫,那珠子便像一盏旋转的灯。

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面对如此小景,我却怎么也欢快不起来.想到昨天的考试以及那鲜红刺眼的分数,脚步不觉地沉重起来。

远处,嫩青中的一个细小的白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待我走近,俯下身子,原来是只白蝴蝶.浑身湿漉漉的,两扇翅膀一张一合,颤悠悠的,但那翅膀上黑芝麻似的斑点却还那么清晰.她的两只触角时而抬起,时而又放下,似乎在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其实,即使这周围有什么敌害,这可怜的蝴蝶也只能坐以待毙,她那两扇沾满水的翅膀根本就飞不起来。

稠朦的细雨悄无声息,天地之间笼着一帘霞烟似的水幕。

蝴蝶拼命地扇动着翅膀,想要飞出这雨帘,而雨点却施着淫威,敲打着她的翅膀.欲将她打落以示自己的威风。

“啪”!一滴雨水恰打在她的翅膀上,蝴蝶双翅轻颤,一秒……两秒……三秒……良久,便再无动静.似有“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之情态,对此情形,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的我,不由地轻叹一声,欲转身离开。

正欲转身,刹那间,那柔弱的双翅似乎又在扇动,我停住,再一次呆呆的望着她,只见翅膀真的在努力地张合起来,为了生存,她一次又一次的伸出丝一般的细脚,竭力地想爬出水坑。

这一刻,我好想伸出小手去帮她一把,可又担心我的举动会伤了她,反而让她陷入绝境,只好又缩回手来,凝神屏气,在一旁急切地渴盼,望她能摆脱困境。

反反复复的失败终究没能使她屈服,她的拼命抗争.最终换来了雨后那一缕阳光。

她伫立不动,静静地等待阳光的氤氲。

迎着朝阳,忽地,她翻身映日,白翅衬青天,飞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顽强生命的可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心中顿时释然,疾步向教室走去。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四

敬畏生命,再平凡的生命也会拥有自己的美丽。

我是一只蛹,当咬破茧的那一瞬间,展现在眼前的,不是美丽的色彩斑斓的翅膀,而是浅黄的肥胖的身躯。化茧为蝶的梦想随风飘散在春风中,低头注视,竟然发现自己是只飞蛾——丑陋的平庸的飞蛾。

当我看见花丛中彩蝶翩翩起舞,当我听见孩童的嘲笑,那一瞬间,我好软弱:为什么上苍如此不公?我也是倾尽所有,得到的却是沉重的叹息?我这样坚持飞翔,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就此放弃,我怎么能甘心?破茧之后,也许没有成为那美丽的蝴蝶,但是经过一冬的蛰伏,穿越了那狭窄的生死通道,我也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

敬畏生命,坦然面对自己的平凡,依然在春风中展翅飞翔,这才是生命的最美。

我是一只蛋,当啄穿蛋壳的那一刹那,钻出来的不是高贵的天鹅,而是一只丑小鸭,毛茸茸的脑袋,扁扁的喙。嘎嘎地叫着,那翱翔蓝天的梦想消逝在湖水的层层涟漪之中,只能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了篱笆深处。

当我看见蓝天上天鹅自由飞翔,当我听见他们那高亢的歌声,那一瞬间,我只是哭泣:难道我奋力一啄,得到的就是这蹒跚的脚步?我这样在自卑中生活下去,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就此放弃,我怎么能甘心?破壳而出,也许没有成为那飘逸的天鹅,但是在那浮藻间游弋,在那篱笆里蹒跚,也同样品尝到了生命的快乐。

敬畏生命,做一个自在快乐的丑小鸭,也许最普通的生活才有心灵的飞翔.

我是一只蚌,当经受了漫长的黑暗中的等待,我游走到了沙滩,当刀子剥开蚌壳的时候,我看见的竟然是沙砾般平庸的不规则的珠子。

为了珠圆玉润的梦想,我选择了等待,只是面对了那漫长的黑暗,面对了那可怕的寂寞,却愿望落空。那一瞬间,我好迷茫:为什么成功如此艰辛?我经历了黑暗和寂寞之后,是不是依旧还是失败的哭泣?

但是我也是生命啊,放弃,就只能失败,就永远也品尝不到那成功的喜悦。孕育之后,也许没有得到那璀璨的珍珠,但是那河水的日日洗涤,那痛苦的日日忍受,已经使我的生命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敬畏生命,不论结局如何打开,我守候到的是一颗坚韧的心。

敬畏生命,心中已然是坦然与豁达,只要我不在意世俗的目光,,那平凡而快乐的生活,就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通用5篇】五

敬畏生命

朋友,我无法告诉你生命是什么,但我知道它绝对不仅仅是生物体具有活动的能力,不仅仅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如果仅是这样的话,我们也就仅仅是一台消化面包的机器,每天机械地运动,没有一点儿生气,我无法生命是什么,但我深信它是伟大的,顽强的,脆弱的。它弥漫着奇幻的气息,令人无法捉摸。有人说,生命苦短,有人说,生命艰辛,你呢,朋友?

朋友,在你记忆的深处,是否能抽出这样的一幅画:残阳下,只见一个院子里,一个人左手缚鸡,右手拿刀,准备杀鸡,嚓嚓,一时间,血珠四溅,迸落到土地上,染红了泥土,在残阳下显得更加红润。鸡挣扎着,它站起来又倒下了,之后又站起来,扑腾着飞向天空,又落了下来。疼痛如针一般刺着它弱小的心,大约十五分钟后,它的心脏输出最后一滴血,它倒下了,不再站起来。十五分钟,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生命,你是这么顽强!。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一对美国母女,假期中母亲带女儿去滑雪,途中遇风雪,不辨方向迷了路。走进了一个白雪皑皑的大峡谷。气温越来越低,寒冷侵袭着她们。走了这么一大会儿,体力消耗很大,饥饿扰乱她们回去的信心。怎么办呢?直升机落了下来,找到了她们,但只救起了这个女儿,因为她母亲为了使她能够获救,咬破了自己的动脉血管,用自己的鲜血写出了一个鲜红的SOS。引导直升机来营救她的女儿。那鲜红的SOS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啊,生命,你是这么伟大!

一个想远离死亡,一个却奔向死亡,这就是生命如此的幻妙。它这么顽强,这么伟大,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吗?我们难道不应该抛弃“种类、种族低下或者高尚”的荒谬的理论,任何一个生命,它的存在都是上帝的安排,我们不应因自己的强大主宰那么弱小生灵的命运,这对那些弱小的生灵是不公平的。生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残害它们,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否则我们用道德舆论去谴责它,因为它渺视生命,破坏生命的法规,生命是高尚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啊!让我们敬畏生命吧!

敬畏生命

现在,我们每天眼里都要过很多很多文字,很多文字像过眼烟云一样,不再有任何记忆,但是有的文字却总会在心里缠绕。比如今天,又看到关于施韦泽的文章。不记得第一次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描写他的文章,只记得放下那些文字的时候,很多的感受在心里涌动着,搅拌着,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被他感动了。

施韦泽是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与其它的获奖者相比,好像不为人之,但是他奇特的经历更鲜为人之。我至今没有想清楚,是什么让他在三十岁的那年,为了去非洲学医,更不知道这漫长的八年里,有没有对他的信念发生过怀疑。我只知道,有一天他下课回到家,随手翻阅一份传教士协会期刊,有一个标题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刚果地方传教士之所需》,他从中得知非洲传教士站迫切需要精通医术的传教士。放下那本期刊,他作出了决定:要去非洲当一名医生,而那时他已经获得了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学位,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牧师生涯。整整八年,施韦泽从来没有动摇过,在他38岁那年,他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在退出神职机构并辞去大学教职后,他和新婚妻子携带着药品和医疗设备,来到了非洲。

简陋的传教士站什么条件也没有,需要救治的人却挤满了小村庄,先是在空地里替人包扎伤口,后来用鸡棚里做临时诊所,条件艰苦,病人越来越多,有的病人从几百里外赶来,他的到来改变了当地人有病不能就医的状况,而有时他忙得连站都站不住,这一忙就忙了半年世纪。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医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哲学思考,在他最疲倦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新词:敬畏生命。他意识到,这解决了一直折磨他的问题。他认为,过去的价值体系只关注与他人的关系是不完全的,所以会缺乏向善的原动力,只有立足于“敬畏生命”这一观点,我们才能与这个世界的其他生命建立一种灵性的,人性的关系。

对于韦施泽我始终怀着敬仰之情,是他敬畏生命的灵性感动着我们。如果说白求恩,德兰修女用自己的职业拯救生命,而韦施泽让自己学习能为生命服务的新职业,怀着一种敬畏生命的虔诚,用自己的一生解释了这一灵性关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