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小学作文 >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吴正宪【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吴正宪【精选3篇】一

  12月8日至12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在六枝特区煤机厂影剧院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三位名师的经典课堂以及他们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特拟以下几点想法:

  星期六上午,我听了罗鸣亮老师的课堂《可能性》,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始终以“摸球活动”为主线,在第一次摸球活动中,学生没有受到老师的限制,而是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黄球,就一定只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黄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黄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他又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既暴露学生的认识,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可能”是可以互相转化。

  下午,听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仲广群的课《找规律》以及他的专题讲座《数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蕴》,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数学故事对《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新增设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解读。仲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数学故事对“基本数学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精辟解读。王老师则以课为例,结合相关理论,对数学教学中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两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解读,与会者高度认可,颇为受益。

  星期日上午,便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松,从他上的精彩示范课四年级《解决问题》,这节课中刘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酷似学生中的一员,有疑惑、有成功的欢呼雀跃、有与学生面红耳赤的争论,他俨然成为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刘松老师对课堂的投入让人感叹,我们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学到这种执着和敬业,全身心投入教学,对学生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通过刘老师的课堂,听刘老师的赞扬的语言,诸如“神仙”“王老师”称学生为“高人”……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大胆的表达,我们不难发现刘老师把课堂主动给了学生,一句“你真了不起”(握手),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他关注到了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有那么多的问题,学生那么的善于思考,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刘松老师的课让学生养成的是一种数学的眼光、一种数学的情怀,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之美、之妙、之变化无穷。你想让我们的孩子感动吗?你先感动自己,数学一定要有激情,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产物,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课合一,也就是一定要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

  通过这次学习,对我的教育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才能当一名顺应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吴正宪【精选3篇】二

  感谢学校领导,让我有幸近距离目睹了xx省名师们的风采,精彩纷呈、魅力四射不能遮盖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厚实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数学思维正是他们张扬个性的潜力资本。短短两天,九位教师,团队成长,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磨”出的味道、“研”出的精彩。

  团队力量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个人魅力使他们脱颖而出。青岛的詹筱伟老师重新执教,变的是课件的运用,不变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对教材的掌握。在对分的细致讲解后,通过静动的对比感受,达到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的目的。正如她所说:“数学老师要严谨,但不能呆板。”烟台的xx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的胆大心细,通过反复磨课,他抛弃以往经验和教材让学生自主探究百数表找出规律,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继而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练习提升得到巩固,又通过2、5的倍数充分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使大部分同学知其然,更使少数好学生知其所以然。而这一切是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进行的,放松的环境,有趣的游戏,巧妙的疑问,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却又举重若轻。让人久久回味。孙娜老师的《长方形的面积》一课由疑问引出单位面积—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自然过渡到量一量,继而归纳出面积公式,又通过梳理知识使学生由表象内化成一种概念,建立了完整的概念理论。练习提高使学生准确找出了正方形的面积,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任教数学以来,我一直考虑怎样做到“数学好玩”,烟台的xx老师和济南的xx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杨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就特有意义,整堂课都以游戏贯穿始终,虽然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敏捷程度却很高涨、灵活,老师的引导调动起到了关键作用。谈话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分蛋糕又使学生产生了疑问,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杨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学具准备看似简单却有深意,一段线、8个方块、10根小棒,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体会到单位“1”的含义,知道把所有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再来平均分。期间高潮、精彩不断,练习后的分糖块又再次掀起高潮,深化了分数的意义,愉快结束课堂。xx老师幽默风趣,驾驭课堂的能力高,能灵活对待课堂的小变化,在学生自己操作中形成经验,检验经验中归纳知识完成了对《圆的认识》。xx老师的《圆的面积》一课不仅重视老师导的作用更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指导,对于学生的探究,麻老师没有急于评价优劣而是鼓励学生:“你很有思想,可以继续研究。”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弥补想象与操作的不足。使圆无限次等分与分割,探索出圆的面积公式。有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效果。

  两天学习,共听了9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

  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吴正宪【精选3篇】三

  5月8日——9日,我参加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8节示范课,聆听了2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名师和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听课后的感受。以前觉得教小学生还应付自如,每天都能认真备课,有时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名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课堂上却是不尽人意?蔡宏圣和朱玉如两位老师的学术报告后中提到:“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听了名师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尤其是名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太原市张琪老师《确定位置》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张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由于标准的不同而产生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整节课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生完成教学,真正的展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听了李小春老师的课和讲解后,更让我感到的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自已动起来,同时在动的过程中更应该发现问题,正如李小春老师说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带着小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句话更深刻地点到了我们目前的教学中的不足,每节课的教学不是问学生学会了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认知能力上产生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学习新知,正如“学无止境”一样,知识是没有终点的,就象走路一样,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我们回头看时好象是到了一个终点,但在我们的面前却又产生了几条没有尽头的新路。教学和学习也应该是这样的,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是否能在学习完后产生更多的有代学习的问题。

  后来,听了蔡宏圣老师和朱玉如老师的课和学术报告后,更让我感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两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学术报告更是让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更让我们感到要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

  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名师们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用真情拨动学生那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创造的精神的琴弦。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名师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师的课堂朴实而显睿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也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