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只缘身在此山中议论文结尾【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只缘身在此山中议论文结尾【精选3篇】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作“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人类的感情丰富,或憎或爱,或欣喜或悲伤,有丝丝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于是

,伴随感情而获得的认识总会绚丽多彩,但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的认识为何悬殊,我想,应该归结为两人的经历、身份以及感情的把握不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悬殊,才得以造就伟大的词人。

人类需要认知,认知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人类也是感情动物,认知的过程也包含感情的表达。源于人心灵的精神血脉需要充满感情的认知!

记叙时,有人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于对于事实的描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与宽大的胸怀,这无疑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知。取得这样的认知,需要感情,阅读这样的认知,又何尝不需要呢?

议论时,认知更加丰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何等的赞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又是何等的冷静与思辩。而当东坡先生再游于赤壁之时“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学的境界。

由此观,感情是认知的血脉,使它生机盎然,使它娓娓动听,而感情也离不开认知,它要在一次次的认知中表达。

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知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知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何妨?

只缘身在此山中议论文结尾【精选3篇】二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因为人有着感情,或善或恶,于是真理和谎言贯穿人的感情。—题记

夜深,人静,一杯浊酒,一支竹笛,一个憔悴的身影,灯焰在不安分的空气中微微颤动,那人淡然的望着窗外,近来的一幕幕电影般浮现眼前:从公车上书,到光绪决心变法维新,从慈禧太后的拼命阻挠,到地方官员的阴奉阳违,真理何在?面对国土的沦丧,国人的麻木,社会的腐朽败坏……他已意识到失败的结局。

“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衣带之诏,你与康先生捧着泣血的诏书恸哭,无所为计。你密奏请皇上给袁世凯恩遇,上特赏袁世凯侍郎。你又直诘袁曰:“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旷代之圣主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不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他又说:“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你见到袁世凯那言之凿凿的表态,你十分欣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你的回忆,你起身开门,来人急促的说:“谭先生,袁世凯出卖了我们,慈禧就要派人来抓你,这是死罪啊!您,还是快逃吧!”你微微一惊,不过已感觉到了袁世凯的出卖,当时你担心,问袁世凯怎样处理荣禄时,“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的表情早已证实了你的担心。

好一个伪君子,穿着真理的外衣,干着卖友吮血,换取官位的勾当!小人不用种,地里年年长。不怕,你想不惜以死来激励未来的革命,唤醒愚麻的民众。

想到此,你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抬起眼,灯焰在你双瞳中颤抖。那是燃烧的火苗,是对真理的渴望,又是对谎言的愤怒,此时的你是在等死?不,不是,是对真理的坚持!为了真理,就算一死又何妨?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真理的光芒定会照耀这片古老的土地。

繁星,渐渐退去,新的一天又要来临。这是追求真理的出发点,又是生命的尽头。你整理好衣服,起身,而在你身后的是一个执照目凄凉与沦落的背影,门卫喘了一阵急促凌乱的脚步声,你站定,迈步,推门,面前的官兵,自己的同胞,是什么让他们迷失了双眼?是谎言然他们失去了自我。

无尽的夜过去了,你从容走向刑场中央,依旧是坚定不移,傲然目视前方。身后,依旧是挥之不去的颜色。

生死的诀别,你坚信真理的到来,依然奔向真理,给人留下勇气,一粒种子,一线光明。

你仰天长啸,歌吟:“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残阳如血,泣血的天空,为你提供了鲜红的晚服—是真理的衣服!

昏暗的天空突增了一道光线,在你高大的身影后,碎出一地的斑斓。

只缘身在此山中议论文结尾【精选3篇】三

每一个人都轻易陷入奋力耕耘的状态,勤奋之势令人咋舌。但陷入其中有时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记得有人曾向我提及过一种小巷思维。当人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时,运气好兴许是一片新天地。但绝大多数更容易走进一个死胡同而一筹莫展,当人生陷入此般境地,便自然有许多前辈高人生出些怨念。例如,人生就像赌博。可想而知,或许他们当初也曾意气风发,奋力耕耘在人生各个角落,或许也有平步青云的机会,或许也曾大起大落。但一个转身一切便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

为何会如此,因为他们身处人生某座大山之中,难以眺望。

其实有两个词是我特别喜欢的,意识与操作。对于一件事来说,意识要求我们对它的把握能力,而操作则是一种处理能力。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不断从操作中获得经验,将思维变得完善,提升整体的把握能力。

上升到人生来说,意识让我们看清自己所处的境地,并要求到自己实际处理每一件事的能力。我们无法从某一个动作或某一件事中认识到什么,但我们可以从拥有的意识中去做到很多事。

回到小巷思维的命题,当我们认定人生只能从这个入口冲出去时,便忽略了意识的指导。这是无法想象的,但退一步让我们回到街口再看整个事件,也许境地便不会如刚才那般尴尬。

人生无法从具体技能中去把握,我们从无数事件中总结自己所有所要的,摒弃不好无用的。这是一种规划,是一种高于操作的意识。

这也许就是读书的原因。丰富思维的过程就是产生意识的过程。我们从中培养出不同的性格、理想,从而实现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在同化的过程中不断异化,在同一种文化下产生属于自己的基因,却又不失应有的基础。

人生就是一张网,但网是我们编织的,只为更好的规划人生,而不是困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