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绝句教学简案【精选3篇】

小编: 孤街浪人

绝句教学简案【精选3篇】一

  【教材分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第二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设计理念】

  1、以的游戏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激发学生学习新古诗的兴趣。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伸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励学生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

  难点: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昨天的朗诵比赛,陈老师知道了我们四甲班的同学们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诗,很多同学一口气背诵了好几首古诗呢!同学们还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对吗?今天,陈老师就请来一位被尊为诗圣的大诗人,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CAI出示杜甫图片)

  2、陈老师叫大家课后查找有关杜甫的资料,都找了吗?谁来介绍一下大诗人。

  3、学生介绍杜甫。

  4、老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5、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杜甫写的古诗吗?(《江畔独步寻花》)

  6、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同学们记性真好,肯定平时及时复习了,是吗?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出示图片,学生描述。

  1、杜甫大诗人当年在杜甫草堂内研读诗文,从窗户内往外看,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大家请看。(CAI出示图片)

  2、大家觉得这幅画面怎么样?(很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吗?(早春)

  3、那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图上的内容吗?

  4、指名说。(近处的柳树抽出嫩绿的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跳去,在枝头快乐地鸣叫声,门前整齐地停靠着木船,远处是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云。远处还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老师相机板书:黄鹂、白鹭、柳树、船只、雪山、蓝天。说得真美!

  这使我不由地联想到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两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十分赞赏地)你说得也很棒!学习能积极联想到相关内容,是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相机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5、同学真棒,把这幅画面说得美极了!老师深深地吸引住了。刚才我们用了那么多的词句描绘的画面,而诗人杜甫仅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样的画面描述出来了,大家想不想不读一读呢?

  三、学生自读自悟古诗。

  1、自由读。

  2、小组之间比赛读。

  3、指名读。

  4、齐读。

  5、你们刚才在描述画面的时候,讲到了黄鹂、白鹭、蓝天、柳树,那杜甫在诗中有没有描写到呢?是哪几句呢?请你找出读一读。

  6、指名读,(CAI出示一、二句古诗)齐读。

  7、请同学来讲一讲这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8、你能从这两句话中找到描写色彩的词吗?(黄、翠、白、青)老师根据学生说的,CAI将字相机变色。

  9、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文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我们试着用最美的语言来读出画面的美。

  10、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那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配乐)

  1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背下来呢?指名背,齐背。

  12、看看木船、雪山,诗人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把诗句找出来读一读。

  13、指名读,CAI出示后两句。

  14、想一想,这两句诗你都读懂了吗?说说你的'是怎么理解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15、生质疑,生解答。

  16、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千秋、含。

  四、拓展活动。

  1、小结。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2、大诗人杜甫还写了两首绝句诗,大家想读一读吗?CAI出示另外两首古诗。

  3、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大量的古诗,吸取祖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绝句教学简案【精选3篇】二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记住题目和古诗大意

  2. 加深幼儿对春天季节特征的认识

  3. 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教材、大书、电脑

  2、 准备字卡:融 鸳鸯

  3、 复习字卡:山 春 花 草 燕子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春天

  (1)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春”。

  (2) 提问:“她是一个小姑娘,着一件绿褒赏,青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姑娘咯咯笑一笑,小河解冻水长流。谜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是“春姑娘”,

  (3)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春天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它的美体现在哪里?”鼓励幼儿大担发言。

  2. 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位置拿书。

  3. 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2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 提示:请小朋友由远到近观察画面

  (2) 提问:“近处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花 草 燕子 鸳鸯

  (3) 提问:“远处有什么? “山”幼儿回答

  (4)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这幅图以后的感觉吗?

  4 。放电脑。请幼儿来听古诗,并回答问题

  (1)教师:“春天万物苏醒,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唐朝诗人杜甫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

  (3)幼儿独立欣赏古诗,教师来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坐姿态

  (4)提问:诗名是什么?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指出题目,并读出

  (5)提问:“这古诗中都有谁?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出示字卡

  (6)请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7)教师分析古诗大意》“这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前两句对大好春光进行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包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香味,吸引我们去体会、感受、联想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写的是燕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鸳鸯睡莲在暖暖的沙子中,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到

  (8)提问:“通过对这诗的了解,你认为诗人在春天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和快乐

  5、教师出示字卡:燕子 请幼儿学燕子飞,

  6游戏

  1准备:需认读的大小字卡,2漂亮的小筐一个,将大小字卡放入筐中

  2激发兴趣:“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3玩法:

  步骤1:春姑娘的礼物。教师扮演春姑娘,说“我给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份礼物 。教师手提小筐,请幼儿从董中每人取一个字卡

  步骤2、介绍自己得到的礼物,请拿到大字卡的幼儿到前面,依次介绍自己得到的礼物 是什么。一个幼儿介绍完自己的大字卡,就请得到相同小字卡的幼儿到前面,举世无起手中的小字卡,集体认读

  步骤3:说儿歌,做游戏,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春姑娘来啦!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礼物,她的礼物是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融”,说:“我的礼物是融。手拿”“融字宝宝的幼儿围到教师。集体认读,教师出示其他大字卡,游戏进行。

绝句教学简案【精选3篇】三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构思精致,感悟细腻,文笔优美,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抒情意味和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时,应以朗读、讨论、想像等为主,在朗读中品味,在讨论中体会,在想像中感悟,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由此导人新课的学习。

  二、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散读全文,并疏通字词障碍。

  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骈俪

  褶裙 涟漪 炫耀 喧嚣 天籁

  聆听 攫走 胸臆 帐惘 寂寂寥寥

  2.学生自行摘抄优美词语。

  请参照“教学设计(A)”。

  3.要求学生从自己所摘抄的词语中选取三到四个说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其中某些词语的用法。

  要求学生尽量说得生动优美。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划分结构请参照“教学设计(A)”。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在文章第2、17两段,两次写到了现代文明的声音,其用意何在?

  2.迅速默读文章第二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捉蝉之乐的?其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3.听蝉的时间不同,其乐趣也不同,看看:在不同时间听蝉,各有什么乐趣?

  4.作者为什么说夏天“像一首绝句”?

  5.为什么说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6,美是瞬间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而文章说:“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这当中包含了一种什么心态?

  明确:包含了一种豁达爽朗的心境。

  四、寻读课文,品味其中的精华之处

  1.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2.思考: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诉我们社会百态、人生万象,吸引我们的是作者那细致人微的感受。请默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表现出作者这种细致入微的感受。

  明确:这样的段落相当多,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谈得合理,不强求答案的一致。

  3.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体会其中新颖而优美的意象及妩媚的文句。

  五、迁移

  请阅读下面这篇《夏之韵》,看看这篇文章与课文所写的夏天的风味是否一样?

  夏之韵

  夏,是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是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于是,开始酝酿一串串希冀的结晶,同时也唤来了夏风娓娓的细语,夏雨绵绵的情思,夏云袅袅的漂游。

  春太奢华,秋太凄凉,冬太寂寥,只有夏是多姿多彩的,仰望,天像蔚蓝的海水倒悬,又像江南蚕丝织就的蓝缎,滑滑的,让人忍不住有想去触摸的冲动;俯着,锦绣河山,处处葱茏,花盛开,树丰满,阵阵轻风吹过,绿树红花摇曳多姿,山水之间,任你眺望,任你鱼跃;任你在夏风中放歌,夏雨中沐浴,夏光里站立,夏夜中留恋。

  独自漫步于校园中,处处充满了绿,鲜绿、黄绿、浅绿、深绿,各种绿色连接着、交错着、波动着、变化着,绿意无限。草坪,又恢复了它昔日的风姿,平平的,绿绿的,风吹草动,似一块圆形的地毯;花池中,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花,都在绿草坪上,用它们娇艳的身姿,展示着自身的魅力。

  咦,一片绿,闪光的绿,似渲泄的绿色的瀑布。噢,牵牛花!它长得那样旺盛,爬满了一堵暗灰色的墙,仿佛一件美丽的外套。

  它更像是一幅巨画,流水平缓而亮丽,色彩单纯而使人爽心。上上下下,找不到它的发端,也看不见它的终极,只有那一片常常青翠欲滴的绿,在我的视野里自由地蔓延,流动……

  它是一幅画,可又不是静止的画——它充满了勃勃生机。

  微风轻拂,茎开始抖动,叶开始抖动,不时如钻石般闪亮的光点,跳跃着,舞蹈着。这时,一个个牵牛花从绿叶中探出头来,像是无数蝴蝶,挨挨挤挤,重重叠叠地驻足在灰色的墙上,它们扇动着翅膀,它们炫耀着美丽。它们与绿叶互相推挤,互相紧紧簇拥着,在阳光下打闹着,’叫嚷着.....

  每一片叶,每一束花,都是一个生命,它们这样的活泼自由,它们是闪烁着智慧的花,绽放着自信的花,凝视着它,仿佛看到一个个跳动的绿色生命。

  拿着书,穿梭于绿树红花之间,那感觉,有说不出的温馨。

  暮色悄然降临,夏夜很浪漫,亦很多情,月光倾泻着缠绵,使夜的思绪奔放着憧憬,今夜的景色弥漫着遐想,令大自然的情爱无比醉人。

  夏如一位佳人,它将绿色的发髫高高挽起,小河是它顾盼的明眸,盛开的鲜花是它浓艳欲滴的朱唇,远处的山峰是它蹙起的黛眉。读着宁静,拥着清风,所有情怀似一丝游云察过“圆盘”,擦亮夏的静谧。

  春华秋实,都在于夏的精心呵护,夏是一个新的起点,成长着新的希望和期待。

  噢,夏之韵!

  参考评价: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很有感染力,除了构思、选材等诸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作者语言运用技巧。一是注意了词语的选用,把静的景物写得生意盎然,特别是叠音词的运用,使文句音韵整齐,恰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情调,读来生动舒缓,富有抒情意味。二是注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拟物、对偶等,使文句整散结合,有节奏感,细腻地描绘出夏天的诗情画意。

  六、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