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议论文 >

二胡教案模板下载【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二胡教案模板下载【精选3篇】一

课程名称:《二胡》主讲教师:

课程类型:兴趣艺术

授课对象:二—六年级学生教学材料:自编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二胡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二胡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二胡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鉴于此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二胡教学课”,并确定为选修课。为了教好这门课,我编写了二胡教学纲要;注重技巧训练与音乐素质的培养并重。在曲目的选编上可谓匠心独运,既注意脍炙人口的民歌、戏曲、民间音乐的精选,又重视传统、当代名曲的兼容。明确了教与学双方的目标,对教学相长十分有利。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了解二胡的常识,熟练运用两种指法,能独立演奏。

(2)提高二胡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2、阶段目标: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二胡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二胡的训练和学习。(3)能顺利通过一级考级。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二胡的训练与演出。(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二胡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启蒙阶段:教材为二胡校本教材。主要内容:(1)二胡概述

(2)二胡的各部名称及构造,二胡常用记号(3)二胡演奏的姿势和基本弹奏法(4)二胡的定音练习,(5)内外空弦练习

(6)二胡入门初级练习曲与一级考级乐曲(7)演奏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星星》(8)欣赏《敖包相会》、《小放牛》

2、初级阶段:教材为二胡校本教材。主要内容:(1)揉弦、长弓、滑音练习(2)拨弦、装饰音、颤音练习(3)二级考级乐曲、三级考级乐曲(4)演奏曲《黄水谣》、《放马山歌》、《南泥湾》(5)欣赏《秋湖月夜》、《姑苏行》、《八月桂花遍地开》

3、高级阶段:教材为二胡校本教材。主要内容:

(1)

一、

二、

三、四指分弓、连弓、顿弓练习(2四—八级相关练习曲(3)演奏《小放牛》、《我是一个兵》、《姑苏行》、《牧民新歌》、《绣荷包》、《春到湘江》(4)欣赏《赛马》、《牧羊女》、《赞歌》、《茉莉花》

三、实施建议: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教学内容:

1、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了解所学乐器的构造及各部分名称;

2、掌握简谱知识,认识并会用常用音乐记号及本种乐器演奏符号进行练习;

3、培养学生视奏能力及音乐表现力,在齐奏、合奏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4、基本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由浅入深。

四、评价方法:

1、期末测试:学生独立演奏练习曲;向学校、家长进行汇报演出(集体)

2、过程检测:参加活动登台演出

3、结论评价:乐理知识的测试,民乐乐器演奏能力考核。

二胡教案模板下载【精选3篇】二

二胡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段落层次,把握文章内涵

3)理解课文中提到的艺术、自然、生命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及自然的感悟

重难点: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的把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二胡曲《听松》。也许你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名称,但是同学们应该知道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同学们是否见过二胡?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在电视里给京剧伴奏,在公园里甚至是在大街小巷看到过。二胡是我们的民族乐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二胡演绎着很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现在就让我们在美妙的声音引导下一起随作者走进江南水乡,一起走入二胡带给我们的悠长意韵中。

二、生字词

鬃(zōng)藓倾听木障铮铮(zhēng)苦艾(ài)(注音并做适当讲解)

哀怨如泣:哀伤的声音就像在哭泣一样。

清吟浅唱:轻轻的吟咏,淡淡的唱。

活灵活现:比喻形象逼真。

三、整体感知

在阅读过程中(配乐)思考问题,并回答1)、作者为什么认为二胡不同于西洋乐器?(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相关语句,对比图片(深入文本,自己总结)。

西洋乐器:在美丽的建筑高雅的大厅里演奏。

二胡:更多承载着民间的欢笑悲泣,不需要任何听众,突显“民族之色”在寂寞的街道,自拉自唱,自娱自乐,不需张扬。2)作者说“二胡属于大自然”,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相关语句)

“二胡属于大自然,就像琴箱上蒙的蟒皮和弓上马的鬃毛”。制作材料随处可见,又可以“在山间,在溪畔,在蔓生野草的大地”演奏,声音像“山间清吟浅唱的溪水”自然悠长,取自自然又还于自然。他是对自然质朴的呈现,没有装饰,不做作,不追流行时尚,与自然和二为一。3)作者说“喜欢江南的二胡”,表现了什么意思?(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相关语句)

二胡的曲调常常是忧伤的,就象在述说人间的悲欢离合。沧桑历经,岁月消磨。看似在写江南的景色,实则在借江南的景色“石板路被岁月的脚步磨的光滑,纹理中储存时间的尘埃”“青石生出了苔藓,随着年代的久远变的陈旧”,在二胡悠远的琴声中来表达岁月的悠长,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历史的真切感悟。(写作特点:情景结合)

4)作者写马姓邻居的用意是什么?

他“粗糙的手”似乎与精巧的艺术有很大距离,但他却能通过二胡表现心灵的舒展、自由。二胡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可结合18课《观舞记》“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来思考),

演绎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二胡植根于民间,表现大自然最本质最原始的生命。

四、品位语言,揣摩含义

夜是梦开始的地方,开始的地方不一定有梦。----从结构上说,开头结尾都提到“梦”,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紧。(写作特点)

——从含义上说,给读者留下悬念,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喧嚣与嘈杂,作者渴望的是一种宁静、悠远、自由、舒展的生活,体现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五、课外延展

听阿炳《二泉映月》,谈谈你的感受。

介绍阿炳: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生命来源于自然,由生长于自然。我们看到,不管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纯朴的民间艺人,他们都是在歌颂自然吟咏生命。我们一同欣赏了这首表现生命与自然的作品,这是一曲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旋律,将萦绕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六、小结

本文作者用细腻的语言,通过对二胡这种乐器的描写,并几经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七、作业

1、课文的写作方式有几种,除了我们课上提到的以外,还有哪些?

2、课外搜集二胡曲《赛马》,试着和我们所听到的《二泉映月》比较,你有哪些感悟?

板书:二胡

民族之色

自然之唱

回归自然

历史之韵

感悟生命

生命之吟

二胡教案模板下载【精选3篇】三

《二胡概况》教案

范锐锋

邹竹馨

范舒之

教学目标:

1、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结构、定弦、记谱、音色、音域以及它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二胡的历史,认识华彦钧和刘天华两位音乐家,了解他们为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3、了解二胡的演奏姿势并结合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

4、欣赏二胡曲《》

教学重点:

1、认识二胡,了解二胡的定弦、记谱、音域、音色以及它在民族乐器中的分类。

2、了解二胡的历史,认识华彦钧和刘天华两位音乐家,了解他们为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3、了解二胡的演奏姿势并结合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教学难点:了解二胡的演奏姿势并结合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教学过程:

一、二胡图片导入

二、什么是二胡?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流行最广的乐器之一,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穷乡僻野,处处皆可闻到二胡声。

1、二胡的结构

二胡由琴筒、琴杆、琴头、弦轴、千斤、弦马、弓子和琴弦等部件组成。

(1)琴筒(结合图片介绍):

琴筒就是乐器的共鸣体,大多是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的。从7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用低发泡材料模压成型的琴筒。二胡琴筒的基本形状是六方形的,长13厘米,前口的对边直径为8.8厘米。筒腰比较细,前口蒙着蟒皮,后口有的敞开,有的装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总之,二胡的琴筒起着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2)琴杆(结合图片介绍):

琴杆又叫"担子",用料和琴筒一样,全长81厘米。琴杆的顶端是呈弯脖形的琴头,上端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在琴筒里。二胡的琴杆是张弦的支架,也是演奏者持琴运指的支柱。

(3)弦轴(结合图片介绍):

弦轴又叫“轸(念:枕)子”,它们是一对木质的圆锥体,大多是用黄杨木或者黄檀木制成,前端比较细小,上面有一个穿弦的小孔。二胡的弦轴起到系弦和调整琴弦张力的作用,上轴拴内弦,下轴拴外弦。在60年代初期,乐器制作家们开始在二胡上装置螺丝弦轴,这种弦轴不仅在外观上保持了原有的民族形式。而且还克服了拧转费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

(4)千斤(结合图片介绍):

千斤是用比较细的软丝弦绕扎而成的,它通常是绕在琴筒和上轴之间的三分之二位置上。二胡的弦马经常用木材或竹材制成,形状有桥空式和空心式两种。竹马发音响亮,比较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木马是用松节木制成的,音色淳厚柔美。总之,弦马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

(5)弓子(结合图片介绍):

弓子是由弓杆和弓毛两个部件构成的,全长76厘米。弓杆使用江苇竹,两端烘烤成弯曲状,上面系着的那股马尾夹在里外两根琴弦之间,通过摩擦琴弦而发音。二胡的琴弦一般使用丝弦或者是钢丝弦,两根弦的粗细是不一样的。从50年代以来,钢丝弦已经被普遍地采用了。

2、二胡的定弦

二胡有里外两根弦,琴弓马尾毛夹置于两弦之间拉奏。二胡一般是按五度关系定弦的(比如:D调(15),C调(26)等),在不改变两弦音程关系前题下,还可在一定范围里变化。在演奏某些有地方色彩的乐曲或戏曲音乐的时候,也有按纯四度关系定弦的。

3、二胡的记谱

二胡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

4、二胡的音色和音域

(1)二胡的音色:二胡的内外弦在常用和相同把位上比较,内弦音色饱满,外弦较清亮。二胡的音色刚柔多变,具有精巧灵活的性能,表现力相当丰富,适合演奏各种复杂的音调,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旋律,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曲调。通常,一把新制作的二胡,它的发音一般是不够悦耳的,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使用,等到蟒皮的性质逐渐稳定之后,音色才会柔美动听。因此,选购新二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将来的发展前途。

(2)二胡的音域:二胡的音域可以达到三个八度,但是在演奏一般乐曲的时候,则很少超过两个半八度。

5、二胡的地位和作用

二胡,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胡在中国的民族乐队和民族丝竹乐队当中,常常担任主奏的角色。在中、小型乐队中,一般要使用2至6把二胡,而在大型乐队中,则有10至12个席位。它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地位,相当于西洋交响乐团中的小提琴,因此,大家也称它为中国乐器中的“王子”。

三、二胡的历史

二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是胡琴的一种,也称胡琴。胡琴的

鼻祖是唐代乐器----奚琴。最初的奚琴是弹拨乐器,它的形状虽然与胡琴很相近,但不同的是它是用竹片拉奏的。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到了宋代,胡琴的第二代乐器----稽琴开始用作宫廷宴会的独奏乐器,那时候的稽琴已经能够演奏换把和移指等比较复杂和高超的技巧了,并且采用马尾弓拉弦。这种用马尾代替竹片擦弦发音的乐器,是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拉弦乐器向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到了元代,随着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和融汇,胡琴的形制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接近于现在的龙头二胡。那时候,胡琴不仅在宴乐中用于独奏和合奏,而且还广泛地用于军队的演奏活动当中。也就是从元代开始,胡琴的名称便逐渐成为中国拉弦乐器的泛称了。胡琴类乐器的“分家”和“另立门户”,是在明清两代随着戏曲和曲艺的繁荣而实现的。这时候二胡就从胡琴类乐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重要乐器。

二胡的发展脉络:

唐代(奚琴)——宋代(稽琴)——元代(胡琴)——明清(二胡)

四、认识音乐家华彦钧和刘天华,了解他们为二胡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1、音乐家华彦钧(结合图片介绍)

(1)华彦钧简介: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又名阿炳,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2)艺术贡献:

把二胡从戏曲、小曲的伴奏地位,提升到作为一件能够独奏的乐器。另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二泉映月》、《听松》等一批著名的二胡曲谱。这些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从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才使得这几首乐曲得以保存。这些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从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作为民间艺人,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人的心灵。

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2、音乐家刘天华(结合图片介绍)

(1)刘天华简介: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2)艺术贡献:分为四点

1、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

2、对乐器进行制造改良:他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两根弦的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他又依十二平均律制作了新的琵琶,并增加琵琶的品和项,使琵琶能有准确的音准并能演奏半音阶。

3、改进国乐:在民国初年,刘天华见到中国音乐发展的垂危,因主张进行国乐改进。他反对完全以西乐来取代中国音乐,他认为身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的传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到世界。刘天华认为对于中西音乐,应不能只有片面之见,而要全面、平心静气地来讨论。对于改进国乐他认为不论复古守旧或全盘西化,都是不行的,由于他能分别深地入了解中西乐的特长及优点,因此他主张“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中西的调合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进步两个字”。

4、推广国乐教育:刘天华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便是在表达人的感情以使听者感动,希望音乐能够普及于大众并提升水平,因此对音乐的推广及教育十分地重视。自十九岁起,刘天华即开始在中小学教授音乐。他编写了南胡及琵琶的练习曲各一本,以使学生能按部就班学习;此外他曾计划国乐的义务教育,由国乐改进社的社员担任教师,以推广国乐的学习。其后又筹办暑期音乐学校,对于一般人民有兴趣习音乐者,亦不计代价教导。

欣赏《光明行》:光明行是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气势恢宏,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全曲讴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们所追求的光明。在《光明行》的创作中刘天华大胆地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以及演奏小提琴的指法、弓法,使音乐旋律既具有宏大的气势,又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的亲切感,同时也使二胡演奏技巧得到了发展。

五、二胡的演奏姿势(结合持琴动作或者持琴图片介绍)

左手持琴,右手执弓。

左手持琴:二胡稳定地站立在左大腿根部(二胡垂直向上)。在持琴时要求演奏者做到左大臂、小臂、手腕、手及手指的自然、放松。在左手持琴前抬起左手臂,使左大臂与体侧约成45度角,左手轻松自然地握空心拳,如握一圆形的气球一样,手背斜向上,手腕平直或微微下凹,大拇指斜向上,拇指指肚面朝前方略偏向下方,拇指指尖对着食指指肚,然后将琴杆轻轻地放入左手虎口处,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左拉奏外弦的时候,以操持弓杆为主;右手拉奏里弦的时候,以操持弓毛为主。右手运弓:二胡的运弓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手腕和手指动作的有机配合,尤其是以腕关节的运动最为重要,运弓要平直,弓毛靠近弓杆,并且应该平贴在琴筒上。二胡的演奏技巧在吸收了其它胡琴类和弹拨乐器琵琶以及小提琴等中外乐器的手法之后,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丰富的程度。

六、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结合音乐片段示范演奏)

(1)长弓

(2)分弓

(3)连弓

(4)快弓

(5)颤弓

(6)顿弓

(7)抛弓

(8)换把

(9)揉弦

(10)装饰音

(11)颤指音

(12)泛音

(13)拨弦

(14)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