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 >

写端午节的作文儿【范文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尤其是在题目作文中。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和信息。以下是边肖编的写端午节作文[3随笔],由边肖编,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端午节的作文儿【范文3篇】

写端午节的作文儿【范文3篇】一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赛龙舟等热闹的庆祝活动,但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节日习俗。

首先,端午节前几天,你应该买糯米和黄米回来包粽子。在大连,一定要用芦苇叶包粽子,用一个大甜红枣包,在芦苇叶上加糯米和大枣,煮的时候甜甜的味道会弥漫整个走廊的香味。远远的闻闻就知道,哦,端午来了。

端午节最热闹的部分是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饰品,如“男人猴”、香包、包饺子等。,当年在街头和菜市场卖的。随着这些小玩意的上市,节日气氛越来越浓。

至于端午节的传说,在百度上随便搜索一下,就有几千万,但是我们家乡只有一个传说。我就此采访了家里很多老人,他们的回答一致是为了纪念屈原。老人说,我们把端午节包的粽子和鸡蛋扔到河里,让河里的鱼虾不吃屈原。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离汨罗江有多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尊重。

写端午节的作文儿【范文3篇】二

午宴起源于战国时期,是纪念楚国屈原的习俗。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向汨罗江投石自杀,以示爱国。现在,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包饺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和悬挂苦艾来参加端午节,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记忆是做粽子,赛龙舟。和爷爷奶奶在乡下老家过端午节,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我对端午节的记忆是从包粽子开始的。首先,为了在端午节吃粽子而不耽误看龙舟比赛,需要提前几天准备好做粽子的食材。于是,细心的婆婆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早上上山去捡粽子叶和粽子绳。

摘完叶子后,不仅要用水浸泡,还要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叶子的纹理逐个清洗,有虫洞或发黄的叶子也要摘下来。叶子加工后沥干水分,备用。然后可以用水把糯米洗干净,洗的过程中不要用力洗,因为会洗掉糯米表面的一些营养物质,弊大于利。

一切准备好了,就可以做粽子了。做粽子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两片粽子叶重叠起来,然后卷成漏斗状,再放入适量的糯米,然后用未完成的粽子叶覆盖,最后用粽子绳绑上,打个结,粽子就完成了。

包完粽子,你只需要静静等待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那天早上,婆婆起了个大早,给我们煮了粽子。当我们起床时,美味的粽子已经诱惑我在桌子上吃了。因为我们裹在绿叶粽子里,粽子里弥漫着粽子和糯米的香味。往嘴里蘸点糖,感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吃完粽子,我们马不停蹄地冲向长江,争着找个好地方看龙舟比赛,但还是来晚了,只好站在视野不那么开阔的地方看远处的长江。

一声锣响,宣布比赛开始。然后我们看到了几艘色彩鲜艳的龙舟,上面有响亮的鼓声和有节奏、有力的口号“嘿,嘿,嘿,嘿,嘿,嘿”。其中红色的龙船率先冲在前面,其余的龙船紧随其后,不甘示弱。人们大喊大叫,场面异常激烈。随着龙舟船头的鼓声渐减,龙舟把我的视线吸引走了。终于得到消息了。果然,红龙舟赢了。这个消息的到来也宣告了端午节的结束。

这是我对端午节的记忆。

写端午节的作文儿【范文3篇】三

端午节_书写端午节习俗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说“今天的早餐是粽子和绿豆糕”。我吃了一些,说:“好喝!”

爷爷常说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古代人。在爷爷家,我在很多人的门口看到了蒿草。

记住这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习俗。

端午节_写端午节/p & gt;

星期天是端午节,也叫粽子节。我穿上新衣服,下楼去看奶奶包粽子。我走过去,看到盆子里有一些糯米做的调味品。奶奶熟练地用两片竹叶做了一个三角形,把调料和糯米放进去,然后用竹叶包好,再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就包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

中午奶奶从锅里拿出热腾腾的粽子给我。剥粽子的时候闻到一股香味。我忍不住尝了尝。太好吃了!我真的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好吃的粽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