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议论文 >

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

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一

羊群被狼群弄得简直无法安生,这样到了最后关头,兽国政府就决定采取有效手段,把羊群救出困境,政府为了这件事召集会议,虽然参加这次会议的大多数都是狼,但是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狼都恶名远扬,时常也可以见到这样的狼,这样的事例不应该忘记。当众狼的肚子吃得饱饱,它们一旦走近羊群的时候,也会变得和蔼可亲,因此,为什么不让众狼参加会议?尽管羊群应当得到保护,但是根本不应该让众狼受到压制。

这次会议就在密林深处召开,它们经过判断、思考和议论,最后定出了一条法令,你看它一字一句这样规定:“一旦发现狼在羊群里捣乱,开始欺侮羊的时候,羊马上可以对狼进行制裁,不管它是哪一个,羊都可以马上揪住它的脖颈送交法庭,押送到附近的丛林或者松林。”

这条法律订得你无法加以增删,只不过我却看到:直到如今,尽管人们说,不管羊是原告还是被告,都不能放过狼。然而狼却还是一个劲儿,把羊拖进丛林。

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二

鲁侯养鸟寓言故事

我国古代的那些国君,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都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每天接受着至尊的膜拜,欣赏着最美妙的音乐,吃着最讲究最丰盛的食物。这些人养尊处优,却不见得有多少过人的智慧。

有一天,一只巨大的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附近。这是一只海鸟。它的头抬起的时候,身高达8尺,样子长得很漂亮,很像传说中的凤凰。因此,人们都把它当做神鸟。

鲁国国君听了臣属关于这只大海鸟的汇报,决定以盛大的礼节郑重其事地迎接它。鲁侯在宗庙里毕恭毕敬地设酒宴招待海鸟。鲁侯命宫廷乐师奏起了最高级的《九韶》曲。这是舜帝时在最隆重的场合下才演奏的乐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给海鸟摆满最上等、最神圣的“大牢”供品做食物,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盘子盛着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猪。鲁候侍立在海鸟旁边,诚心诚意地请它食用。

海鸟看到这莫名其妙的场面,被吓得有些发呆。它离开了辽阔的大海,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看着面前纷乱的人世,只觉得头昏眼花,充满了惊恐和悲伤。海鸟始终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之后,它便在极度的惊吓忧郁中死去了。

鲁侯十分沮丧,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其实,鲁国国君这是用供养自己的一套做法来养海鸟。他不知道世上万事万物皆有自身的特点和所应遵循的规律。而鲁侯却不看场合不分对象,只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办事,他不懂得用养鸟的办法去养鸟,结果事与愿违,做出了适得其反的蠢事来。

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三

我最喜欢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人云亦云的八哥

一群喜鹊在女儿山的树上筑了巢,在里面养育了喜鹊宝宝。它们天天寻找食物、抚育宝宝,过着辛勤的生活。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住着好多八哥。这些八哥平时总爱学喜鹊们说话,没事就爱乱起哄。

喜鹊的巢建在树顶上的树枝间,靠树枝托着。风一吹,树摇晃起来,巢便跟着一起摇来摆去。每当起风的时候,喜鹊总是一边护着自己的小宝宝,一边担心地想:风啊,可别再刮了吧,不然把巢吹到了地上,摔着了宝宝可怎么办啊,我们也就无家可归了呀。八哥们则不在树上做窝,它们生活在山洞里,一点都不怕风。

有一次,一只老虎从灌木丛中窜出来觅食。它瞪大一双眼睛,高声吼叫起来。老虎真不愧是兽中之王,它这一吼,直吼得山摇地动、风起云涌、草木震颤。

喜鹊的巢被老虎这一吼,又随着树剧烈地摇动起来。喜鹊们害怕极了,却又想不出办法,就只好聚集在一起,站在树上大声嚷叫:“不得了了,不得了了,老虎来了,这可怎么办哪!不好了,不好了!……”附近的八哥听到喜鹊们叫得热闹,不禁又想学了,它们从山洞里钻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扯开嗓子乱叫:“不好了,不好了,老虎来了!……”

这时候,一只寒鸦经过,听到一片吵闹之声,就过来看个究竟。它好奇地问喜鹊说:“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你们却在天上飞,它能把你们怎么样呢,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嚷叫?”喜鹊回答:“老虎大声吼叫引起了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巢吹掉了。”寒鸦又回头去问八哥,八哥“我们、我们……”了几声,无以作答。寒鸦笑了,说道:“喜鹊因为在树上筑巢,所以害怕风吹,畏惧老虎。可是你们住在山洞里,跟老虎完全井水不犯河水,一点利害关系也没有,为什么也要跟着乱叫呢?”

八哥一点主见也没有,只懂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管对不对,以至于闹出了笑话。我们做人也是一样,一定要独立思考,自己拿主意,不盲目附和人家。不然,就会像人云亦云的八哥一样可悲又可笑了。

愚人食盐

从前,有一个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热情地款待他,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菜肴以后,都觉得味道太淡,不好吃,难以下咽。

主人闻过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请他再尝。果然,这些菜加了盐之后,味道十分鲜美,顿使他的食欲大增。为此,愚人在私下里暗自琢磨:“这些菜在没放盐时,淡而无味;后来只是因为加了一点点盐,就变得这么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盐,那味道不就会更好了吗?”

于是,这个愚蠢的人在回到家里以后,就什么东西也不吃,一天到晚总是空着肚子拼命地吃盐。这样一来,他不仅没能吃出鲜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败坏了。美味的盐最终竟成了他的祸害。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规与矩

凡是做车轮的'师傅,手边总离不了一个圆规,他习惯于用这样一件工具去测量普天下的物件,到底是圆还是不圆。他一边测量,还要一边对人解释:“只要符合我这个圆规的标准,就可以称作圆,如果不符合我这个圆规的标准,就应该视为不圆。所以,你如果想判断任何一个物件是圆还是不圆,只要用我这个圆规去测量一下,就明白了。”

这是个什么道理呢?原来,确定圆与不圆的标准和方法都十分明确,因此是不容置疑的。

而做房屋家具的木匠师傅,手边也总离不开一把矩尺,他经常用这样一件工具去测量普天下的物件,到底是方还是不方。他也是一边测量,一边对人说:“凡是符合我这把矩尺的标准的,就是方的;如果不符合我这把矩尺的标准,就是不方。所以,你要想知道一件东西是方还是不方,只要用我这把矩尺去测量一下,就清楚了。”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判定方与不方的标准和手段早就确定,因此已无需争议了。

这个故事说明:判断是非应当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有了规矩,就可以定方圆。对世间的任何人或事,只要规定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其是非曲直就会一目了然,从而避免许多无意义的争论。

惠施与船家

惠施的学问很渊博,那是没得说的了,魏王经常听惠施讲学,十分赞赏惠施的博学。而且,惠施对魏王也很忠诚。

那一年,魏国的宰相死了,魏王急召惠施。惠施接到诏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惠施一个随从也不曾带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惠施心里记挂着魏王和魏国的事情,心急火燎,结果,过河时,他一失脚跌落水中。由于惠施水性不好,他一个劲地在水里扑腾着,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况十分危急。正在这时,幸亏有个船家赶来,将惠施从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请惠施上了船,问道:“既然你不会水,为什么不等船来呢?”

惠施回答说:“时间紧迫,我等不及。”

船家又问:“什么事这么急,让你连安全也来不及考虑呀?”

惠施说:“我要去做魏国的宰相。”

船家一听,觉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汤鸡似的失魂落魄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耻笑惠施说:“看你刚才落水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只会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赶来,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像你这样连凫(fu)水都不会的人,还能去做宰相吗?真是太可笑了。”

惠施听了船家这番话,十分气恼,他很不客气地对船家说:“要说划船、凫水,我当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你同我比起来,大概只能算个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狗。鬼水能与治国相提并论吗?”

一番话,说得船家目瞪口呆。

船家哪里懂得,这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办法与学问,这凫水与治国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怎么可以用不会凫水就判断人家不会治国呢?

寓言小故事【范文4篇】四

两只老鼠——一只胖,一只瘦——正在一个阴暗的洞中聊天。那只胖的被认为是有些学问的老鼠。

瘦老鼠道:

“我看狗对人是够忠诚的,它每天给主人看门,可谓尽忠尽职。”

胖老鼠晃了晃尖尖的脑袋,说:

“不不,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其实,狗给人的印象是很不佳的。人在骂别人时,常嚷:‘你这狗东西!’可见在人看来,狗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你不也听过人们常讲的'一些涉及到狗的歇后语、熟语或成语,都是带有贬义的吗?比如,‘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群狗党’,‘人模狗样’,‘狼心狗肺’,‘狗眼看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鼠窃狗盗’,等等。”

瘦老鼠听了,点头说:

“你讲得很有道理。不过,我还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人和我们老鼠之间的关系?”

胖老鼠不假思索地说:

“这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可否认,在漫长的岁月里,人对我们老鼠是抱敌视态度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正在淡化,也就是说,如今人鼠关系正在不断改善。证明之一是:现在不论大人和小孩,都很喜欢米老鼠,米老鼠的画像随处可见,可说是深入人心。当然,米老鼠是洋老鼠,但毕竟也是我们老鼠家族中的一员嘛!”

“现在不仅农村,就连城市里养猫的人家也越来越多,而猫是我们的天敌,人养猫不是用来对付我们老鼠的吗?”瘦老鼠又问。

胖老鼠侃侃而谈:

“我可以肯定地说,人养猫绝不是为对付我们。君不见,许多人家的猫,一只比一只漂亮,它们被主人天天喂以鱼虾,晚上坐在主人怀里看电视,整日养尊处优,长得胖乎乎、肥嘟嘟的,根本没有心思,也不会捉拿我们。猫捉老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鼠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正在顺利发展中!”

瘦老鼠听了,颇有茅塞顿开之感,不过它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便又问道:

“人们常说‘胆小如鼠’,这对我们总是有点不敬吧?”

胖老鼠忙道:

“未必未必。胆小有什么不好?胆小点,办事稳妥,不会出大乱子。人们常说‘胆大妄为’、‘狗胆包天’这些贬义词,说明他们对胆大者是没有好感的。他们说‘胆小如鼠’,实际上正是表扬我们老鼠,号召大家向我们老鼠学习哩!”

说到这里,两只老鼠一齐开心地“吱吱吱吱”大笑起来。

待笑过一阵之后,它们忽然感到各自的肚子都有点饿了,便相约一起到外头去弄点吃的。不料刚出洞口,便听有人高喊:

“老鼠!有老鼠!打啊,打啊!打!打!”

两只老鼠只好抱头鼠窜而回。

惊魂未定,瘦老鼠对胖老鼠说:

“我算尝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滋味了。老兄刚才所讲的,恐怕并非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胖老鼠若有所悟,长叹一声道:

“看来,如果我们不改乱咬东西、偷吃食物、传播疾病的恶习,继续危害人类,那么,人们是绝不会宽恕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