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基础知识 > 汉字 >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

小编: 七号同学

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一

参观海军展览馆有感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参观海军展览馆。那里棒极了!

我们经过5~10分钟的车程,到了海军展览馆。那里有武器馆、历史馆、贝壳馆……

我们先进了武器馆,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武器:有各种水雷、大炮;有巨大的军舰;还有用来模拟战斗的飞机……

参观完了武器馆,又进入了历史馆。那里有精美的人物雕像,有迷你的航模战舰,也有一些枪和盾之类的小兵器。

最后参观了贝壳馆。这里的贝壳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漂亮极了!有五颜六色的爱心贝壳,有像极了木鱼的贝壳,还有和蜗牛壳一般的贝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 贝壳和模拟海底。那个巨大贝壳可以做出许多美丽的珍珠,串成项链,听说,还能延年益寿呢!那个模拟海底美极了!有几只可爱的小海龟,有几颗浑身是刺的海胆,还有一些小贝壳。

啊~太棒了!在贝壳馆对面是一首战舰,名叫海鹰号。

哈哈!这次参观好玩极了!

参观海军博物馆

今天,我们去了海军博物馆,参观了各种各样的展览品,这些展品代表了中国海军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先去了兵器馆,里面有全长7。2米的瓦斯鱼雷、有36毫米导弹、还有54毫米导弹……

接着,我们去了历史馆和现代馆。历史馆里有靠撞击的大船、有口吹剑、还有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现代馆里有长江号、有大炮和飞鹰号……

然后,我们又去了贝壳馆,看了形态各异的贝壳。有橙色又光滑的贝壳、有星星贝、有巨大的珍珠贝、还有活的贝壳……

最后,我们到室外参观,看到了大飞机,看到了28毫米的导弹。到了军车停车地,旁边还有海军在站岗,真是威风凛凛!

看过海军博物馆后,我不禁感叹:“中国的海军真是强大啊!”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二

今天我又一次去了伞博物馆。

那儿十分漂亮,看到了手绘“西湖全景”西湖绸伞——上面有碧绿荷叶,八角形油纸伞——上面有4种花,又是八角形的,福建南平昌洋口大花伞——十分清爽,典雅,云南荥阳油纸伞——上面有墨兰的模样,玳瑁雕花扇——是以玳瑁为原材料……

伞的来源是由荷叶的启发而创造的,在博物馆里有许多油纸伞,油纸伞是汉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油纸伞也十分美观,油布伞也十分漂亮,是上世纪50,60年代盛行的伞种,通过皮革纸涂上蜡油制成的伞,比较牢固,也比现在的太阳伞之类的伞大。你见过西湖绸伞吗?西湖绸伞,全称“西湖竹骨绸伞”,浙江省杭州地区特有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西湖特产之一。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造型灵巧、色彩鲜艳,既可遮蔽阳光,又可作为装饰品,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故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

博物馆里也介绍了伞的文化: 伞在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人们也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以及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上的象征含义赋予伞。伞在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广泛、深刻而复杂。它的制度、它的形态,它的颜色,甚至它的汉字字形,都激起了人们无限的联想。它既是将人群区分开来的仪仗制度的一部分,又是将具有共同心愿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媒介,它既为人们带来喜庆与吉祥,但又成为民俗心态中的一种难言的禁忌。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情绪中,形成了各地丰富多样的伞文化。那儿还让我们尝试做了伞,雨伞是十分难做的。

这次去伞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三

参观茶叶博物馆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一路上,我和同学们可兴奋了,我们在公交车上开心地聊着天。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茶叶博物馆。一下车,顺着小路走进去,一块巨石矗立在草坪上,石头上刻着几个大字——“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继续往前走,只见“中国茶叶博物馆”几个大字镶嵌在绿叶丛中。再往前走,拐一个弯,就到了今天我们要参观的目的地——陈列大楼。

一进门,我顿时被一阵阵淙淙水声吸引,只见一面水幕从十米多高处徐徐落下,在水幕正中央,刻着一个大大的“茶”字,显得更外醒目。水幕之下,假山盆景郁郁葱葱。这种设计,象征着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博物馆的陈列大厅是最吸引人的,整个大厅分为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缘六个展厅。茶史厅介绍了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茶加工的历史;茶萃厅介绍了各种不同种类的茶叶;茶事厅介绍了种茶、制茶、品茶的科学知识;茶具厅展示了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茶具;茶俗厅介绍了我国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茶缘厅介绍了与茶有关的一些故事和作品。

在那么多厅中,我最喜欢的要属茶萃厅了。厅里陈列了许多品种的茶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等三百多种茶。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咱们杭州的“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著名,特点是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象一片片兰花瓣,其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若将茶叶在玻璃杯中冲泡,则叶子舒展开来,先浮后沉,茶汤清碧,悦目动人。

好茶的加工要用好的工具。在茶具厅里,有一个机器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四桶茶叶揉捻机。揉捻机由木头做成,在机器的四个角上有四个桶,前面有一个推动的把手,经过揉捻机做出来的茶美味清香。我和同学还上去试了一下呢。

光参观还不如自己亲身去体验。参观完博物馆,我和同学们都飞奔着跑到茶园里看茶叶。一棵棵茶树郁郁葱葱的,既像一片“森林”,又像一个巨型的迷宫。我们在这个大迷宫里穿梭拍照,探寻茶叶的秘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要回学校了。坐在公交车上,我的心情还是很激动。我为祖国有这么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有幸生活在茶都——杭州而自豪。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四

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和婆婆带着我来到了铜陵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五吨重的铜展厅,它就像一面大铜鼓,被镶嵌在长方形的博物馆中。

进入博物馆,墙壁上是用铜打造的镂空装饰,装饰上还有用彩铜打造的字呢!再抬头望去,是一盏重达两吨的铜灯,极其壮观,走进展厅,里面是一个矿井的剖析图,我们能看见矿井下的人们是怎么开采矿石的。向后转去,是三块矿石。讲解员介绍,那是一块纯绿的矿石,叫做自然铜。他和其他的矿石不一样,它不用像铜矿石一样烧炼出铜,他自己本身的含铜度就非常高,所以不需要烧炼。这样的矿石是非常少见的。

大家都听说过,“以史为鉴”这个成语吧,但你们知道“鉴”是什么意思吗?其实它就是一个铜盆。古代没有镜子,普通老百姓就只能在井边用井水倒映出的像来照镜子。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可以用“鉴”。把“鉴”里装上清水,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像了。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商代的饕餮纹爵,他是一个饮酒器,但是却有一个蘑菇状的伞状帽子立在上面。讲解员说;“这个帽子,会在喝酒的时候抵住鼻梁,让人们不要一饮而尽。”

没走多远,我们看见了铜渣,我很好奇:铜渣为什么会被展出?它不是已经没用了吗?我试着抱起一块铜渣,呀,好重呀!怎么会这么重?讲解员说:“古代的炼铜技术不发达,一块铜矿石,古人只把其中的百分之四五十的铜提炼出来,而剩下的大量稀有金属都在铜渣里。关于他它,还有一个小故事:新中国刚成立,日本人要买我们的铜渣,周恩来总理说:“日本人要买的一定是好东西,千万不能把铜渣卖给他们。”因为总理的一句话,使铜渣保留到了冶炼技术发达的今天,提炼出了大量的稀有金属。

每次游览博物馆,一种对祖先的崇敬之情,都会从心中油然而生。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五

暑假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和妈妈一起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刚一下车我就看到了气势磅礴的博物馆,壮观的外形就像北京的故宫一样。湖北省博物馆建筑非常有特点,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临时展览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所以远看博物馆非常的庄严有气势。

通过导游的介绍,我知道了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一家省级博物馆,里边的藏品非常丰富,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曾侯乙墓的墓葬品,墓主人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高,保存之好,轰动海内外。曾侯乙墓展览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我和妈妈随导游一起进入展厅,迅速被那些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木器、金玉器和乐器给迷住了,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联襟大壶、尊盘、鉴缶让人看得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我心里不禁暗暗佩服着古人的智慧。我仔细看了每个展品边上的详细介绍,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了解了很多当时的故事以及这些藏品的来历,真是上了一堂丰富的实践课。

博物馆的展品很多,其中有四大镇馆之宝,我最喜欢的还是“越王勾践剑”,四年级时我们曾学过《卧薪尝胆》这篇文章,知道越王勾践跟吴国夫差对战被吴国打败,后来勾践卧薪尝胆,养精蓄锐,最终取得了胜利,灭了吴国。所以越王的剑非常有意义,我仔细得看了一下,真是一把绝世好剑呀。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都是精美绝伦的藏品,让人叹为观止。

游览湖北省博物馆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知识,有时间我一定会经常来学习。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六

国庆期间,爸爸带着我和JH叔叔一家去福州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里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我看见了一块木头,里面挖了一个大洞,爸爸说这是汉代人造的独木舟。我还看到了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地标模型。郑和船队的船上装有茶叶、瓷器和丝绸等中国产品,外国人特别喜欢这些东西。

  中国古代人可以把地里的泥土做成瓷器,能把茶树上的叶子做成茶,还能把蚕吐的丝做成丝绸。我们中国人把这些好东西给外国人享用,外国人却把鸦片这种毒品运到我们中国来害人,想到这里,我很生气。

这次,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中国古代人真智慧啊!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七

参观航海博物馆

上个周末,我们去航海博物馆了,里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比如钻进大船舱看里面的东西,我看见里面有2床被子和5只枕头,还有上船听讲解,大姐姐讲解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一拥而上,很多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去看。

    我最喜欢的就是4D电影,片名叫《海盗》,有人看见片名就害怕得不得了,不敢进去看,看了一半就逃出来了,我看的时候有点害怕,就用手把脚紧紧抱住缩在椅子里,爸爸看着我笑。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椅子上有2个机关,1个是用来喷水的,怪不得我们能够感觉到影片里海盗向我们吐口水。另外一个机关是用来出气的,你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电影里海盗放了一个臭屁,卟,卟,我们能感觉到气体,但闻不到臭味。还有个机关在我们脚底下,电影里有很多很多螃蟹爬到海盗身上,就像爬到我们身上一样。那时候我吓得把脚缩成一团。这下我把所有机关都找到了,我开心极了。

     我在航海博物馆里学到的知识是,船员也是有等级的,从一条杠到四条杠。四条杠就是船长了,三条杠是开轮船的人,是副船长,二条杠是指挥搬运工的工作人员们,一条杠就是搬运货物的工作人员啦。我学到了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开心。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八

今天我坐着公交车来到了武汉市博物馆来参观。

到了市博物馆,我不禁叹道:“嗬!这博物馆真大呀!”是呀!博物馆分为三层,在一台微电脑上看博物馆,真是井然有序:一楼有瓷器、书画、玉器、国宝这四个展厅;二楼陈列着过时候人们穿的衣服,住的地方这两大展厅;三楼有旧时的汽车、花轿、纺车。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楼的瓷器展厅,里面的展品大多是东汉、商朝、春秋时的瓷器,我觉得其中一个商朝时期的凤纹方。听讲解员说:“青铜器有兽面纹、凤鸟纹和龙纹,其中这个凤纹方局于凤鸟纹。”

接着,我们来到了书画展厅,里面藏有大量的书画,书有:史记、汉书和孙子兵法;画有王雪涛的《蝴蝶牡丹图》,有吴昌硕的《手套图轴》、有张大千画的《黄山松柏图轴》和《人硕猫石图轴》。

我们还参观了玉石展厅,一进去,一股绿光刺得我都睁不开眼睛了,哇!有好多玉器啊!有清朝、元朝、战国和汉朝时期的玉器,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朝的白玉蝉。讲解员说:“玉器有四种类别,分别是礼月类、仪仗类、丧葬类和佩饰类。

直到博物馆闭馆的时候,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市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青铜器的感受【通用9篇】九

今天,我参加了现代快报组织的参观南京博物院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博物院门口。迫不及待的我,不时问妈妈:“妈妈,妈妈!活动什么时候才开始呀?”妈妈总是这样回答:“快了,快了。”

终于,活动开始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院。讲解员阿姨先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发了一个语音机,它小小的,上面有几个按钮和一个特别的耳机。我一开始还把它当成了扩音器,对着它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语音机,戴在耳朵上,即使离得远,也能听见讲解员的介绍。

讲解员先领着我们来到了马年特展馆,这里的“马”可真多呀!有石头雕成的石刻马;有陶制的战马;有绒布做成的似风火马。在这些各式各样的马中,我最喜欢《八骏图》。这八匹骏马和真马一样大,它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显得十分高贵优雅。讲解员告诉我们,《八骏图》是西洋画师艾启蒙为乾隆皇帝的御藏宝马画的肖像图,十分珍贵,因为今年是马年,才全部挂出来展览的。

看完了马,讲解员又带着大家来到了历史馆。历史馆的宝物数不胜数,有的金光闪闪,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朴精致。我最感兴趣的是光着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还有南博镇院之宝之一的铜牛灯。这盏灯不仅外表精致,设计也很巧妙。听讲解员说,牛的肚子里装着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烟和杂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环保!

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博。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我们也要努力,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让他们赞叹的宝物!